青田黑凍石鎮(zhèn)紙
鎮(zhèn)紙是文房用具之一,雖然未列入紙、筆、硯、墨文房四寶之內(nèi),但它對于寫字、作畫的文人來說,確實是必不可少的。
這方青田黑凍石鎮(zhèn)紙,用浙江青田產(chǎn)的黑凍石制成,高9.5厘米,寬4.8厘米,厚2厘米,采用陰刻刀法,上刻八仙之一的漢鐘離及樹木、花草、云朵等。其畫面分兩部分:上面1.9厘米處用雙道橫線隔開,是刻制的款,共8行15個字:“庚申春月仲仁先生雅命石香制”,前14個字每兩個字1行,共7行,最后一行是個“制”字。根據(jù)這一款得知,該鎮(zhèn)紙是庚申年即公元1920年春天,受仲仁先生所請,由石香刻制。石香,即王云,字石香,為清末民初的篆刻大家,與葉為銘、黃賓虹、王福庵、李弘一、馬叔平等齊名。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杭州丁仁等4位篆刻家籌建西泠印社時,王石香即參加活動。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西泠印社正式成立時,王石香為第一批會員。他的傳世篆刻作品以印章為主,頗有成就?讨频逆(zhèn)紙,則難得一見。該鎮(zhèn)紙在雙道橫線的下面,主畫面是陰刻漢鐘離的像,俊目美髯,敞胸露肚,手執(zhí)團扇,身披長袍,腳登道靴,給人以一種仙風道骨、飄然欲去的感覺;漢鐘離像的右上方,是一棵參天的大樹,但只見粗粗的樹干,插入浩渺的云端,卻不見一枝一葉;樹根旁的地面上,長著繁茂的花草。其畫面不僅安排合理,人物造型栩栩如生,而且一筆一劃都精雕細刻,生動自然。據(jù)傳說,漢鐘離即鐘離漢,咸陽人(一說燕臺人),號和谷子、正陽子、云房,身高8尺,生于漢代,歷經(jīng)魏、晉,于終南山正陽洞修煉成仙,尊稱為“正陽帝君”,后被人們稱為漢鐘離。
青田石是我國的十大名石之一,產(chǎn)自浙江青田縣南約10公里的方山、山口一帶,石質(zhì)細膩,富有光澤,石色有白、黃、紅、綠、青、灰、醬、黑各色,以淺綠石產(chǎn)量最多,黑色最少,黑色的凍石更少。該紙鎮(zhèn)不僅是用黑顏色的青田石制成,而且多處帶有綠色透明的凍。因此,像這樣的青田黑凍石,是非常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