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郵票之第一(十四)
傳說故事是民間長期流傳下來的關于某人某事的敘述,有的以特定歷史事件為基礎,有的則純屬幻想的產(chǎn)物。民間傳說,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了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愿望。我國第一套民間傳說故事郵票《民間傳說——許仙與白娘子》郵票(志號:2001-26),2001年12月5日發(fā)行,共4枚,戴敦邦設計。郵票圖案選取游湖借傘、盜仙草、水漫金山寺和斷橋相會四個情節(jié),是白蛇傳故事的最精彩片段。
第一套體育郵票——《廣播體操》特種郵票
1952年6月20日,為了宣傳、推廣新中國頒布的第一套廣播體操,我國發(fā)行了《廣播體操》郵票1套(志號:特4),共40枚,以4枚為一組,分別介紹了這套廣播體操的下肢運動、胸部運動、體側(cè)運動、轉(zhuǎn)體運動、腹背運動、平衡運動、跳躍運動、呼吸運動十節(jié)體操的分解動作。廣播體操是基礎體操的一種,簡便易行,功效顯著。
第一套體育運動會郵票——《全國第一屆工人體育運動大會》紀念郵票
1955年10月2日至10月9日,在北京舉辦了全國第一屆工人體育運動會,17個產(chǎn)業(yè)系統(tǒng)的17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10名運動員打破了4項田徑、2項自行車和5項舉重全國紀錄,取得好成績。為紀念這屆運動會的召開,1957年3月20日,我國發(fā)行了《全國第一屆工人體育運動大會》郵票(志號:紀39),共5枚,畫面反映了徑賽、鉛球、足球、自行車、舉重五個項目的比賽鏡頭。
第一套國際體育比賽郵票——《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紀念郵票
1959年3月27日至4月5日,第25屆世界乒乓球運動員第一次獲得世乒賽冠軍,1959年8月30日,我國發(fā)行了《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郵票(志號:紀66),共2枚,同圖,萬維生設計。郵票圖案是一名正在進行比賽的男乒乓球運動員的形象。
第一套奧運會郵票——《第十三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郵票
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冬季運動項目競賽會。1979年11月26日,國際奧委會恢復了我國的合法席會。1980年2月13日至2月24日,我國首次參加了第十三屆冬季奧運會。開幕當天,我國發(fā)行了《第十三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郵票(志號:j54)共4枚,鄒建軍設計。郵票畫面第1枚是中國奧委會會徽圖案,第2至第4枚是運動員的速滑、花樣滑冰、滑雪動作。
第一枚體育場館郵票——《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第4枚《北京工人體育館》郵票
《北京工人體育館》郵票(志號:紀86-4),1961年4月5日發(fā)行,吳建坤設計。這枚郵票以紅旗招展的北京工人體育館為圖案,明示了第26屆世乒賽是在這里舉行的。北京工人體育館,1961年建成,建筑面積38000平方米,可容納觀眾15000名。80年代末,為舉行亞運會,作了改建、擴建。
第一套風景名勝郵票——《首都名勝》特種郵票
《首都名勝》郵票(志號:特15),1956年6月15日發(fā)行,全套5枚,邵柏林設計。郵票圖案分別是北京的頤和園萬壽山、昆明湖,北海公園瓊?cè)A島、白塔、太液池和永安橋風光,天安門,天壇祈年殿,故宮太和殿五處風景名勝。這是新中國的第一套風景名勝郵票。
第一套名山郵票——《黃山風景》特種郵票
《黃山風景》郵票(志號:特57),1963年10月15日發(fā)行,共16枚,由孫傳哲根據(jù)攝影家陳勃、王君華、黃翔、鮑蕭然、程默及邵柏林拍攝的黃山風景作品設計的,影雕套印。郵票圖案是黃山的玉屏峰、迎客松、后海松石、清涼臺、天都峰、剪刀峰、萬松林、夢筆生花、蓮花峰、西海云潮、黃山古松、東海觀潮、石筍峰、石猴觀海、獅子林、蓬萊三島等十六個景點。
第一套花卉郵票——《花卉》普通郵票
《花卉》普通郵票(志號:普10),1958年9月25日發(fā)行,全套3枚,孫傳哲設計。郵票圖案選擇了我國人民最喜愛的牡丹花、荷花、菊花,面值依次為1 1/2分、3分、5分。
第一套動物郵票——《金魚》特種郵票
《金魚》郵票(志號:特38),1960年6月1日發(fā)行,共12枚,孫傳哲設計。郵票畫面是我國早期培育出的龍晴、翻腮、水泡、珍珠、帽子等12種不同的金魚,游動著的金魚翩翩起舞,姿式優(yōu)美。
第一種印刷品郵票——《太平天國金田起義百年紀念》郵票第2、第4四枚《太平天國書、冊、錢幣圖》郵票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百年紀念》郵票(志號:紀12),1951年12月15日發(fā)行,共4枚,郵票第1、第2枚同圖,第2、第4枚同圖。第2、第4枚郵票的圖案是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太平軍目》、《資政新篇》三種文獻的印刷本,另有太平天國使用的“圣寶”錢幣。三種文獻是新中國郵票上首次出現(xiàn)的印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