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有四難
畫人難畫手。人的面目不一定比手容易畫,但大家對面目特別注意,連小孩子畫的人,面目都不會錯。手的姿勢變化很多,五指的具體組織,都很復(fù)雜,可是生長在自己身上,時刻可以看到,反而熟視無睹,不去細察。古畫人物面目多數(shù)畫得很好,然而畫手出洋相的也不在少數(shù)。我以為在創(chuàng)作時如備一面鏡子,自己對鏡一畫,也可以解決一些問題。
畫獸難畫狗。狗固然難畫,畫虎豹也不見得容易。古人所以特別提出狗難畫,原因與手的難畫同一道理。狗在眼前,反而疏忽,畫不真實?墒且话闳藢纷钍煜,稍有錯誤立刻看出;⒈怀R,畫差了也少有人指摘。現(xiàn)在各地有動物園,對猛獸,非但可以細心觀察,還可以大膽寫照,不過“虎落平陽”,山君已經(jīng)垮了臺,現(xiàn)在囚在牢籠中,更像一只偎灶貓。要描寫它的山林威風(fēng),古人摹擬和想象的方法,還有可取。其實畫動物不僅是畫像皮毛,更主要在描摹它的神態(tài)。
畫花難畫葉。在畫面上花朵是主,但紅花雖好,全靠綠葉扶襯。葉在章法上、氣勢上都有重要性,提出葉比花難畫,完全對的。學(xué)畫花卉,應(yīng)先了解它的生理結(jié)構(gòu)和特征。花朵可以勾好,較易著手,葉卻要多多練習(xí),用筆要“寫”,不是描,要一氣呵成,一筆下去,不能稍有修改,或簡直不能修改;ɑ軓恼娴矫,主要在畫葉方面(當(dāng)然在畫面上還有其他許多必要條件)。“畫花難畫葉”,說明花卉畫要重視畫葉。
畫樹難畫柳。柳樹,株干向上,而枝梢下垂,形勢相反,運筆方向有矛盾,如果連干帶枝,一氣呵成,一定畫不好。枝和干要分兩起畫,先盡量畫干,筆筆向上沖,俟干已畫成,另換一支適宜的筆,由上勾下,勾出全部柳條。勾時要特別注意柳條的結(jié)頂,即干與枝的轉(zhuǎn)折處,也即一樹的頂端。結(jié)頂分枝要相成相破,有疏有密,有層次,有生發(fā)。畫有葉柳較易,畫無葉柳難,可于葉落后,對柳多多觀察,隨手勾寫。主干要蒼老,垂條要裊裊多致,柔和爽朗,既不紊亂又不呆板者乃佳。畫竹要“胸有成竹”,畫柳卻不能胸有成柳,這是由于竹和柳結(jié)構(gòu)不同。所以一切表現(xiàn)方法,都要從實際出發(fā),靈活運用。
寫物象,本無所謂誰難誰易,沒有生活體驗,僥幸求似,反而不似,就覺得難畫。實則,一般對生活不熟悉畫得錯誤的很多。不能用“不是自然主義”來文飾自己的錯誤。至于有計劃的夸張,是另一問題。但夸張也要以物象的特征為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