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日本久久久精品免費|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在线99|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td id="exp9y"></td>
      <ruby id="exp9y"></ruby>
        <center id="exp9y"><ol id="exp9y"><video id="exp9y"></video></ol></center>
        <sup id="exp9y"></sup>

        不起“郵資憑證”作用的郵票

        發(fā)布:2011-11-1 12:40:50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抱犢崮土匪郵票”,是1923年“臨城劫車”后,在上海的美國人,組成的救援團里的美國人卡爾•克勞(Cart Crow)和麥堪(Mc Cann)策劃制成,純屬逗樂之小物品。將它貼在信封上,不起“郵資憑證”的作用。

          1923年5月6日,凌晨二時左右,在山東臨城沙溝間啟羅60706處,火車機車一輛郵車一輛三等客車二輛均出軌,“臨城劫車”發(fā)生。

          “臨城劫車”發(fā)生后,上海的美國商會和紅十字會,組織了一個救援團。5月9日,美國在上海的英文《大陸報》的記者李白斯(Lehrbas)(此人在臨城劫車時、曾被孫美瑤部俘獲。三小時后逃脫,于5月7日下午6時30分回到上海),又到臨城一帶去實地調查,隨時報告真相。并代表美國商會、紅十字會,帶有藥品、食物,衣物等日用品甚多,以便設法接濟被俘的西人、華人。正當其時,曾在《大陸報》服務的,美國人卡爾•克勞(Cart Crow)因無事,就主動請求與李白斯一同前往臨城(見1923年5月10日《申報》第六版)。卡爾•克勞在臨城美國救援團的工作,是負責傳送食品、衣物及各種日用生活用品,以救助被俘在山中的西人、華人。
        當劫車發(fā)生不久,北洋政府當局,開去一列火車,停在棗莊,供西方各國救助人員辦公。美國救援團就在火車上辦公。起初,克勞用十七個勞動力,每天向抱犢崮山中運送日用生活物品,到后來發(fā)展到用35個勞動力,向山上運送物品的隊伍。被俘的在山上的外國人,要寫信給山下人,報告被俘后的消息,或者將家書托山下人,代為郵寄給在遠方的親人朋友。在被俘的外國人中,有個美國人鮑威爾(J•B•Powell),他是密勒氏評論的主筆、上海遠東評論周報記者,他天天寫信向山下送,另外一位美國人蘇洛芒(Lec C.Solomon),也喜歡寫信往山下送。于是,美國救援團的克勞和郝士福(美國領館工作人員),就制備了一個能鎖口的“郵袋”,用它來裝山上、山下來往信件。每次運送物品的運輸隊,往返山上山下時,都攜帶著這個“郵袋”。啟開袋上的鎖的鑰匙備有兩把。山下救援團一把,克勞自已保管,山上一把,就由鮑威爾掌握。送上山的信件,由鮑威爾處理分發(fā);送山下的信件,由克勞分發(fā)處理?藙谶在火車上,放置了一只粗糙的木箱,以當信箱,并在上面用漆寫上“Bandit Post”(土匪郵政)。這樣,美國救援團和被俘而困在山上的人員之間,開通了“通訊”渠道。為此,1923年5月下旬初,美國在上海辦的英文《大陸報》,發(fā)表了5月22日發(fā)自棗莊的通訊。《申報》于5月26日的第七版,《附西報消息》欄內,全文援引《大陸報》這篇通訊。我將這篇通訊全文錄下:
          “大陸報,二十二日棗莊通訊云,目下諸事停頓,靜待北京會商之結果,即攜帶書信食物入山之送信人,亦復失時,直致夜間九時半始至,昨日苦力三十五人攜帶大宗物品上山,以備緊急時敷數(shù)日之用,此外復有安迪生送匪之香煙十萬枝,營救團送匪之白米三石,惟昨日送往之物,始公然為匪所劫取,共失去燈一,毛巾一,及香皂數(shù)匣。克勞及郝士福兩氏備有郵袋以供送遞信件,袋口固封,自蘇洛芒徙至崮巔,今惟鮑威爾有鑰匙啟之,上山之信件包果皆粘匪之郵票,信件一角,包果五角,而下山之信,則預將郵票送入,由諸人自粘,以便送往上海等處云!
          《申報》在這則通訊后,附有“匪郵票”圖及說明文字,文曰:
          “此為抱犢崮匪徒發(fā)行之郵票,大小適如上圖,英文譯義,第一行為抱犢崮,第二行為匪郵,第三行為一角、紙色黃,其字類木刻,西人郵票收藏家視為珍品,而中國之污點,亦將從此長留矣!
          《大陸報》刊登的五月二十三日棗莊通訊,為介紹“土匪郵票”的第一家媒體。于是在上海輿論界,掀起軒然大波!段膮R報》,針對“土匪郵票”一事,發(fā)表長篇文章,斥責土匪“厚顏無恥”。
          隔了幾天,《大陸報》對“土匪郵票”一事,又發(fā)表了一篇棗莊通訊。《申報》于5月31日第六版,《附西報消息》欄,將《大陸報》這篇通訊刊發(fā)。我將它全文錄下:
          “又二十九日棗莊通訊云,日前文匯報記載土匪發(fā)行郵票一節(jié),系屬傳聞之訛,該票并非土匪發(fā)行,不過美國營救團中人偶為之,以博山中俘虜一粲耳,此事起原,距今約一星期前,克勞及麥根二人因聞山中諸人興致不佳,思欲有以博其歡笑,某日下午,出外散步,偶過一鄉(xiāng)鎮(zhèn)印字店,逐擬印刷印花若干,粘貼往來信件,二人乃坐下繪成圖樣兩種,交其印刷,一為一角黃色,一為五分紅色,各印二百枚,初擬加入美人營救團字樣,以該店不能刻而止,后該店忽于五字下多刻一圈,自此逐成五十分,現(xiàn)所印四百枚,已將用罄矣!
          綜觀當年《大陸報》發(fā)表的消息所述,根本不存在“土匪發(fā)行郵票”一事。而美國人克勞、麥根私自印制名曰:“PAO IZO KU BANDIT POST”(意譯成漢語,為“抱犢崮土匪郵票”)兩種,分為一角,五分兩種紙片,送入山中,讓被困在抱犢崮山中的被俘人員,粘貼在信封上寄出,這是歷史事實。
          據此,可以得出下面幾點結論:
         。ㄒ唬氨籴耐练肃]票”,為美國人克勞、麥根私自制作,為被俘人員的逗樂品;
          (二)“ 抱犢崮土匪郵票”使用首日,約為1923年5月20日(或21日);
         。ㄈ┳钕仁褂谩氨籴耐练肃]票”的人,最可能應是美國人鮑威爾(J•B•Powell)和蘇洛芒(Lec C.Solomon);
          (四)“抱犢崮土匪郵票”印刷數(shù)目:
          第一次,兩種各印200枚,
          另一說各印300枚(見《郵乘》二卷三期P24);
          第二次,兩種各印500枚(見《郵乘》二卷三期P25)。
            〔附記〕這篇小文,主要是在閱讀了1923年5月8日到6月14日《申報》上,有關“臨城劫車”的有關文字資料后寫成。有興趣者,可以查閱《申報》。

        相關文章

        哈爾濱百姓網推廣鏈接[一]
        哈爾濱百姓網推廣鏈接[二]
        關于我們 | 廣告投放 | 用戶幫助 | 用戶注冊 | 留言反饋 | 網站建設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09 0451bx.cn 哈爾濱百姓網 版權所有
        黑ICP備08101926號  我要啦免費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