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期間的閩西郵政
雖空襲頻繁,但長汀的郵政通信照樣正常運行。郵局搬遷到長汀近郊的蕭屋塘邊,而且每天下午還延長了營業(yè)時間。郵遞員以警報響起、解除警報為信號,采取“敵進我避,敵退我進”的戰(zhàn)術,千方百計投送信件,郵件封發(fā)則在夜間進行。分揀員們提出的口號是:“郵件不怕多,郵件不過夜,理清郵件下班,心才安”。他們在微弱的樟腦油燈下,各自有序、緊張地分信、登單、過落地日戳、封發(fā)等……蓋銷郵票的日戳聲劃破寧靜的夜晚,這何嘗是日戳響聲,分明是大家從心底里唱出的“抗戰(zhàn)進行曲”。
切不斷的郵運線。郵政通信是被萬國通郵條例保護的,為世界各國所公認的。然而日本侵略軍置國際通郵保護條例而不顧,照樣破壞郵政通信。 1941年 9月 8日,日機入侵龍巖上空,在郵車站(今龍巖賓館后門對面松濤樓群)附近投彈兩枚,郵車站的房屋被炸塌,郵車駕駛員許富新、搬運員李明堅和鄭德臬被炸傷;鄭德臬的妻子、岳母及內(nèi)弟也都被炸死。 1943年 1月 2日、 11月 4日,敵機兩次侵入永安狂轟濫炸,郵局左側(cè)中彈一枚,包裹房被炸塌,郵車站被炸毀, 3輛郵車受嚴重損壞,一學徒被炸死。為了確保郵車正常運行,把八閩人民堅持抗日作戰(zhàn)決心的信件及時郵送遠方,郵政職工們一站有難,全線支援,協(xié)作互濟、排除危難。受難郵政職工以輕傷不下火線的精神,包扎傷口,整裝上陣出車,中途又有兄弟郵車前來接濟,終于安全、準確地把郵件運抵長汀,適時完成長汀與贛、粵、貴、滇郵車一條龍的聯(lián)運。烽火傳信息正義斗邪惡“快郵代電”展神威。1937年 10月,在長汀郵局工作的中共地下黨員劉炳鏞自電報局同鄉(xiāng)黃子儀處獲悉:新四軍瑞金辦事處被國民黨頑軍破壞,主任被殺害,電臺被扣押。在新四軍即將奔赴前線之時,發(fā)生如此破壞國共合作抗日的罪行,是可忍,孰不可忍?
劉炳鏞及時向地方黨負責人毛仲鳴(建國后曾任上海市政協(xié)副主席)作了匯報。剛好,新四軍二支隊從龍巖派往瑞金接運電臺的一支隊伍到達長汀,地方黨組織及時向接運電臺的負責人梁國斌(建國后曾任公安部副部長)、廖成美(建國后曾任二炮副司令員)作了通報。經(jīng)研究決定:隊伍暫停前行,安營于東門天后宮,并立即向上級報告瑞金事件的始末。由地方黨組織協(xié)助刻印揭露頑軍破壞國共合作抗日、殺害辦事處主任、扣押電臺罪行的“快郵代電”,交郵局分送給當?shù)厣鐖F,同時郵寄給全國各重要城市。部隊還組織宣傳小分隊上街宣傳新四軍二支隊抗日殺敵的決心。 1938年 1月,電臺最終物歸原主。 2月,這部電臺隨新四軍二支隊開赴前線,電波中頻頻傳來的勝利捷報,是給支援、傳送“快郵代電”的廣大群眾的最好禮物。
劉炳鏞從 1941年初陸續(xù)得到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閩西事變”的信息;又接連收到上級黨組織的《反對內(nèi)戰(zhàn),反對投降》等宣傳品,他及時向組織匯報。經(jīng)研究一致表示:不管風云突變,永遠忠于黨,注意保密、自衛(wèi)、防范工作,還應加強伸張正義的宣傳。劉炳鏞與其他同志排除各方面的干擾,借合法的郵局為掩護,巧妙地將宣傳品裝入各種不同規(guī)格、式樣的信封,寄給當?shù)馗魃鐣䦂F體及社會賢達,起到了反內(nèi)戰(zhàn),團結(jié)抗日的積極作用。蜀閩架天橋渝汀通航郵 1945年初,日寇侵略者把中國分割為東南、西南、西北片,使彼此間有線通信中斷,導致電報大量積壓。 4月 20日,永安電信局寄請長汀電信局把一包電報,托搭乘重慶———長汀航線軍用機的客人帶交給重慶電信局,自此拉開了飛機空運電報的序幕。 7月 15日,中華郵政總局與民國航空委員會商量,利用軍用飛機開辟重慶———長汀、重慶———立煌兩條不定期的航空郵線。規(guī)定郵局收寄的航空信件,每件不超過長 20公分,每一航班郵件不得超過 200公斤,每一郵袋限 20公斤。雖長汀尚未接到福建郵政管理局啟辦航空郵件的正式通知,但重慶郵局已先期將袋裝航空郵件發(fā)運長汀。自此,東南各地寄往西南、西北的航空信件像雪片般向長汀發(fā)來,東南、西南、西北恢復通信。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渝汀航郵線路宣告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