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日本久久久精品免費|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在线99|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td id="exp9y"></td>
      <ruby id="exp9y"></ruby>
        <center id="exp9y"><ol id="exp9y"><video id="exp9y"></video></ol></center>
        <sup id="exp9y"></sup>

        明代雕攜琴聽桐圖石屏——硯屏

        發(fā)布:2011-10-30 20:08:47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說起文房用具,自然會聯(lián)想到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和筆洗、筆架、筆筒、墨床、鎮(zhèn)紙、水盂、硯滴、印章、臂擱等器物,但很少有人知道有硯屏。屏者,屏風(fēng)也!墩f文》云:“屏、敝也,從尸,并聲”!痘茨献印r則》云:“授車以級皆正設(shè)于屏外”。屏風(fēng)乃敝障之物,硯之有屏,旨在擋風(fēng),蔽日,裝飾也。

            我原不知硯屏為何物。三年前曾見過一則報道:香港拍賣一座硯屏,易水石所制(河北易縣終南山所產(chǎn),相傳為唐代易州奚朝父子于此山中伐木制墨時所得,遂制成硯)。紫底、綠紋,上雕一束幽蘭,十分可愛。友人以漢鏡與六舟和尚[即釋達受(1791~1858年),浙江海寧人。耽翰墨,精鑒古器碑版,阮元以金石僧呼之]易硯屏,六舟隨即在屏上刻下“以鏡易屏”之銘(大意如此),成交價達三十多萬港幣。至此,我方知此物。

            俗話說: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之人的。今年三月,我在杭州古玩市場上偶見一硯屏(少底座,高20.5厘米,寬13.5厘米),識者甚少。硯屏底板紫紅,面層以牙黃石色巧雕梧桐二棵。高低、前后錯落有致,寥寥數(shù)葉,生機盎然。桐蔭下雕一主一仆,主人頭戴雙纓帽,腳登粉底靴,身穿長袍,拱手合袖側(cè)耳聽桐,悠然自得;側(cè)有一仆,躬身攜琴,憨態(tài)可掬。人物衣帶臨風(fēng);線條流暢,刀法洗練。遠處山巒,樹木蒼蔥,一幅攜琴聽桐圖躍入眼簾,讓人愛不釋手。

            爾后,我將硯屏拍成照片寄給長沙硯友紅寶齋主人共賞。半月后,硯友復(fù)函云:“我觀賞后認為:一是好東西,二是明代之物……不同看法是此硯屏不是湖南祈陽石,而是湖南的明山石屏(古稱黎溪石,沅州石),祈陽石石質(zhì)的堅密度和石品花紋美艷均不如明山石好,明山石制硯和硯屏,據(jù)史載始于南宋,明清時被列為貢品。因硯石產(chǎn)于湖南古沅州的明山(今芷江桐族自治縣城城北約二十里)而得名。南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硯辨》、明代曹昭《格古要論·古硯論》、文震亨《長物志》、清人黃本驥《湖南方物志》等均有記載。明山石屬粘板巖、結(jié)構(gòu)均勻、石質(zhì)細膩,清雅瑩潤,色調(diào)絢美。有紫、紅、黃(牙黃)、黑、綠等天然色彩和多色層疊的色帶紋理。是以巧色制硯(屏)的理想石材。(而祈陽石大多為紅、綠二色,俗稱紅綠端,并無牙黃色層)好多人(包括湖南人)把明山石和祈陽石混為一談。我曾寫過一篇《清張應(yīng)鰲銘明山石硯》發(fā)表在2004年4月7日的文物報上……明山石所制硯(屏)很受文人雅士、達官貴人及外國人士的歡迎,其中港澳文人富商尤為喜愛……如成色、雕工品相好的話,價格不會低,如有名人題銘,價格則會更高……”。感謝紅寶齋主人的點撥,使我茅塞頓開。真是山外有山,別有洞天!見物明理后更覺此硯屏的珍貴,我用紫檀木配以底座(原屏框為清代人所配)珍藏之。

            如今,文房硯屏,已寥若晨星,一天下來,憩于案邊,撫宋硯,賞石屏、耽瀚墨,調(diào)弦琴,頓覺文房清新,文思如涌。正是:文房案頭硯有屏,擋風(fēng)蔽日筆生花。

        相關(guān)文章

        哈爾濱百姓網(wǎng)推廣鏈接[一]
        哈爾濱百姓網(wǎng)推廣鏈接[二]
        關(guān)于我們 | 廣告投放 | 用戶幫助 | 用戶注冊 | 留言反饋 | 網(wǎng)站建設(shè)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09 0451bx.cn 哈爾濱百姓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黑ICP備08101926號  我要啦免費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