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日本久久久精品免費|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在线99|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td id="exp9y"></td>
      <ruby id="exp9y"></ruby>
        <center id="exp9y"><ol id="exp9y"><video id="exp9y"></video></ol></center>
        <sup id="exp9y"></sup>

        話說銅墨盒

        發(fā)布:2011-10-30 20:04:08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追溯我國銅墨盒的發(fā)展歷史,似乎并不太長,據(jù)鄧之誠《骨董瑣記全編》云:“大約始于清嘉、道之際!钡衷疲骸澳袟l:至于木工墨斗,傳說為魯班所造!濒敯,乃春秋時魯國人,人稱我國建筑工匠的祖師。

          如果說木工墨斗是由魯班發(fā)明的,那么這不就是今天墨盒發(fā)展的雛形嗎?但銅墨盒又出自于何時?從考古發(fā)掘資料看,南京明代吳禎墓葬發(fā)掘簡報中指出(載于1986年第4期《文物》)在該墓室石壁龕出土一件銅墨盒,外加木盒,長10.2厘米,寬9.8厘米,高5厘米,并且盒中還殘存吸過墨汁的干絲棉,可見銅墨盒至遲在明代就已出現(xiàn),又根據(jù)《孟子》曰:“木匠不為拙工而改廢墨。”屈原《離騷》也有“修繩而不陂”的記載,正式提出墨斗的,是宋代沈括《夢溪筆談》云:“如繩木所墨斗也!睆倪@里可以說明,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孟子、屈原所處的年代,那時雖未出現(xiàn)墨盒,但墨盒的雛形——墨斗即已出現(xiàn),說明墨盒的起源還是比較悠久的,恐怕只是到真正流行就比較晚了。清震鈞《咫尺偶聞》云:“墨盒盛行,端硯日賤,宋代舊坑,不逾十金,賈人也絕不識,士大夫案頭,墨盒之外,硯臺寥寥!笨梢娺@時銅墨盒已成為當(dāng)時文人雅士的時髦之物。同時為追求古玩的韻味,對銅墨盒的制作開始講究,并著意在銅墨盒蓋及四周,以書畫設(shè)計和銅刻技巧,把刻銅作為一門藝術(shù),一時刻銅墨盒的工藝盛行,水平也甚高,如“竹石圖”“二喬賞花”“王羲之觀鵝”“鳴春圖”“前赤壁賦”“桃花源記”“蘭亭序”等,應(yīng)有盡有,各領(lǐng)風(fēng)騷,真可謂百花齊放,不勝枚舉。到清末民國初年,一些官僚士紳、文人學(xué)士之間,興起一股贈送銅墨盒以增強(qiáng)友好之風(fēng)氣,不可一世。如清代四朝元老,以理財著稱的東閣大學(xué)士、軍機(jī)大臣閻敬銘贈送親友的墨盒上鐫刻有閻氏書法,內(nèi)嵌端石硯板,精致美觀,溫潤如玉,堪稱上乘之作。

          至于刻銅藝術(shù),清末民初已發(fā)展到頂峰,如刻銅高手陳寅生和張樾臣,他們二人所刻的山水人物和花鳥蟲魚,無不生動秀麗,獨具匠心,一刀一劃,干凈利落,捉刀功夫如同使筆,行文灑脫、流暢,十分精致,其鬼斧神工,真是令人拍案叫絕。

        分享到:

        相關(guān)文章

        哈爾濱百姓網(wǎng)推廣鏈接[一]
        哈爾濱百姓網(wǎng)推廣鏈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