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病
發(fā)布:2009-12-27 18:39:52 來源:賓縣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從表面看,青銅病的銹層是鮮艷的綠色粉狀銹,用小刀刮去,底下是綠色的銹層,再往下是褐紅色的銹層,再往下還是綠色的銹層,最里層是灰色蠟白狀物的氯化亞銅。這是“青銅病”銹層的特點。帶有青銅病的銅器一經(jīng)發(fā)掘出來,再接觸空氣中的水分和氧氣,便會發(fā)生銹蝕,并不斷地向深層腐蝕,在接觸的條件下還能夠傳染其他的青銅器。所以青銅病的銹蝕是活性的,在濕度大的條件(即鹽在電離條件下),極易發(fā)生銹蝕。所以一直令文物界大傷腦筋。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放在極干燥之處。
介紹一種易于操作治療“青銅病”的方法。用探針小心地將銅器上的淺綠色粉狀銹刮去,用濃度90%的酒精溶液將鋅粉調(diào)濕,用毛筆尖蘸著潮濕的鋅粉,涂在清理后的部位邊緣上,充分接觸,然后用小刀尖壓實;再用濃度為90%的酒精溶液將鋅粉潤潮,用不連續(xù)的小水滴滴注鋅粉8小時,連續(xù)3天,每天加一次水,待處理后的部位變成了灰色狀時就行了這是利用鋅離子的金屬活動性,生成一層含氧化鋅、氫氧化鋅、堿失碳酸鋅的保護(hù)層,能隔開銹蝕銅層與空氣中的水分接觸,所以能夠控制銹蝕的積聚發(fā)生。只是補(bǔ)好的地方和原來的顏色不一樣,需要作舊。由于面積很小,用樹脂膠調(diào)堿式碳酸銅粉,用棉球蘸涂成斑狀,干后用光滑的瑪瑙石壓摩,可做出光澤。
下面是一支得了青銅病的青銅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