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運(yùn)用與制作
發(fā)布:2016-12-15 14:32:45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哈爾濱古玩-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定粉是鉛粉經(jīng)提煉過濾后加入香料,用雞蛋清調(diào)成糊,再用漏斗擠出形同銀錠的小粉團(tuán),婦女用之化妝。使用鉛粉要先去鉛,將鉛粉放在事先中間挖空的豆腐中蒸一小時,還可將鉛粉加濃膠制成小硬團(tuán),用手心搓揉用人體的溫度可去鉛氣。
蛤粉是長用的白色,現(xiàn)代日本的畫家有些人白色除蛤粉不用,它是一種比較厚的蛤蚌殼研成的粉,先找殼厚的文蛤蚌最好是埋入地下多年已氧化成鈣制的在中藥店可買到,現(xiàn)在顏料店也可買到制好的蛤粉,將其買來后調(diào)入膠水,用筆管攪成較硬的粉團(tuán),置于掌心,雙手相和用力搓成面條狀,再搓成團(tuán)反復(fù)4,到5次,再搓成團(tuán)沾與烤熱的碗邊上,用時加入適量的輕膠水,用手指研磨出所用的量后到入另一盤中,再把碗扣放,用時再兌膠再研。使用蛤粉, 因其沾水后透明,所以乍涂上去現(xiàn)的很白,再涂第二遍時會感覺前邊涂的色沒了,如此時回筆干后就會花或不勻,所以用蛤粉切忌回筆,還要做到每筆所含顏色保持一至。
車磲白其色歷久不變早年五色墨、中有此白,使用和制作與蛤粉同盧干石是一種比較好的白,有生,熟兩種,都可藥用,生者白熟者色微黃,用熟盧干石粉加入槐黃和朱膘調(diào)成肉色永不變色,古畫必用生盧干石于畫的背面托色用,齊白石長用此色。
白土粉又叫白堊土,古壁畫多用,白土粉產(chǎn)于河南,山西,山東敦煌千佛洞大部分是以白堊土為底色。
銀白是用云母制成的,有金云母,暗黑云母,黑云母,白云母,其色發(fā)瑩白,唐朝時就用此繪畫了,使用云母色時,畫好后在八成干時用干凈的薄布輕輕擦之,將浮色擦去,其色才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