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殺史料民間收藏第一人購得“侵華郵集”
發(fā)布:2011-11-1 13:08:13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據(jù)〈現(xiàn)代快報〉報道,“我得到一本日軍侵華時期的郵戳,郵戳上見證了日軍對每個城市的暴行!弊蛱烀耖g收藏南京大屠殺史料第一人吳先斌激動不已。近日他從一名日本友人手中購得一本小冊子,內含71枚“圖章”。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教授、南京大屠殺研究資深學者張連紅說,這些圖章為當年侵華戰(zhàn)爭時期在日本發(fā)行的紀念郵戳。
它,是一本侵華史
雖然身為一名企業(yè)家,吳先斌的打扮以及舉手投足卻像個“軍人”。他酷愛戴帽子,即使是在室內也戴著一頂黑色的太陽帽,帽沿別著一枚紅色的紀念章,上面寫著“陸軍二十九軍訓練團”,黑白相間的毛衣左側別了一個玉質的毛澤東頭像。
與往常大開本的照片集不同,這次令吳先斌激動不已的是一本很不起眼的小冊子。封面是土黃色的牛皮紙,上面是小狼毫書寫的日文“支那事變”。小冊子的內頁是拉伸折疊式的,紙張已經發(fā)黃,每一頁都有一個印章!叭哲娒空碱I一個地方,就會在國內發(fā)行紀念郵戳,而這本小冊子包含了從‘七七'蘆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27日這段時期內的71個郵戳!眳窍缺笳f。
它,是一本回憶錄
打開小冊子,每一個印章上都有讓中國人看得懂的幾個字,而那幾個字卻有那么讓人心痛。“青島占據(jù)昭和十三年一月十四日”這是一枚菱形的郵戳四個頭戴鋼盔的日本兵正用機槍瞄準著遠方!罢押褪臧嗽掳巳毡逼饺氤恰边@枚鮮紅的印章上,肩扛刺刀、騎大馬的日軍趾高氣昂地進入北京城。
“日軍還發(fā)行了兩枚關于占領南京的郵戳,其中一枚上的時間是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吳先斌說。郵戳的畫面上,一名日軍抱著一名中國兒童,而“微笑”的兒童手上還拿著一面日本旗。極具諷刺性的是,畫面上一手抱著兒童日軍另一手卻握著一把刺刀!另一枚是“昭和十二年九月十九日,日軍大空襲”,郵戳畫面上三架飛機在中國領土上盤旋呼嘯,猖狂不已。
“這些郵戳可能都是日本專業(yè)的美術人士設計的,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眳窍缺笳f。每一枚郵戳都是日軍占據(jù)中國一塊領土的見證,而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都匯在這個小小的郵戳里。比如“昭和十二年十一月八日占領太原”的郵戳中就有非常具有西北特色的山脈、窯洞以及戴著氈帽,挑著扁擔的西北人。而“占領上海”的郵戳里有高樓還有極具舊上海特色的黃包車。
它,是一本教科書
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教授張連紅沉重地說,這是日本政府和軍方在國民中宣揚戰(zhàn)績的一種手段,從而鼓舞日本民眾的士氣!暗珜τ谥袊藖碚f,那是被侵略者奴役的過程,每個中國人看到這個心里都會沉甸甸的!睆堖B紅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這本小冊子將放在“南京民間抗日戰(zhàn)爭史料陳列館”中與市民見面。這個陳列館將由吳先斌籌備建立,地點就設在鐵心橋華東裝飾材料總廠里!斑@家陳列館將向市民免費開放,就是讓如今的人們好好地牢記那段歷史!眳窍缺筻嵵氐卣f。
它,是一本侵華史
雖然身為一名企業(yè)家,吳先斌的打扮以及舉手投足卻像個“軍人”。他酷愛戴帽子,即使是在室內也戴著一頂黑色的太陽帽,帽沿別著一枚紅色的紀念章,上面寫著“陸軍二十九軍訓練團”,黑白相間的毛衣左側別了一個玉質的毛澤東頭像。
與往常大開本的照片集不同,這次令吳先斌激動不已的是一本很不起眼的小冊子。封面是土黃色的牛皮紙,上面是小狼毫書寫的日文“支那事變”。小冊子的內頁是拉伸折疊式的,紙張已經發(fā)黃,每一頁都有一個印章!叭哲娒空碱I一個地方,就會在國內發(fā)行紀念郵戳,而這本小冊子包含了從‘七七'蘆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27日這段時期內的71個郵戳!眳窍缺笳f。
它,是一本回憶錄
打開小冊子,每一個印章上都有讓中國人看得懂的幾個字,而那幾個字卻有那么讓人心痛。“青島占據(jù)昭和十三年一月十四日”這是一枚菱形的郵戳四個頭戴鋼盔的日本兵正用機槍瞄準著遠方!罢押褪臧嗽掳巳毡逼饺氤恰边@枚鮮紅的印章上,肩扛刺刀、騎大馬的日軍趾高氣昂地進入北京城。
“日軍還發(fā)行了兩枚關于占領南京的郵戳,其中一枚上的時間是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吳先斌說。郵戳的畫面上,一名日軍抱著一名中國兒童,而“微笑”的兒童手上還拿著一面日本旗。極具諷刺性的是,畫面上一手抱著兒童日軍另一手卻握著一把刺刀!另一枚是“昭和十二年九月十九日,日軍大空襲”,郵戳畫面上三架飛機在中國領土上盤旋呼嘯,猖狂不已。
“這些郵戳可能都是日本專業(yè)的美術人士設計的,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眳窍缺笳f。每一枚郵戳都是日軍占據(jù)中國一塊領土的見證,而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都匯在這個小小的郵戳里。比如“昭和十二年十一月八日占領太原”的郵戳中就有非常具有西北特色的山脈、窯洞以及戴著氈帽,挑著扁擔的西北人。而“占領上海”的郵戳里有高樓還有極具舊上海特色的黃包車。
它,是一本教科書
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教授張連紅沉重地說,這是日本政府和軍方在國民中宣揚戰(zhàn)績的一種手段,從而鼓舞日本民眾的士氣!暗珜τ谥袊藖碚f,那是被侵略者奴役的過程,每個中國人看到這個心里都會沉甸甸的!睆堖B紅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這本小冊子將放在“南京民間抗日戰(zhàn)爭史料陳列館”中與市民見面。這個陳列館將由吳先斌籌備建立,地點就設在鐵心橋華東裝飾材料總廠里!斑@家陳列館將向市民免費開放,就是讓如今的人們好好地牢記那段歷史!眳窍缺筻嵵氐卣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