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上的文字
發(fā)布:2011-11-1 12:49:35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每個國家(地區(qū))發(fā)行的郵票,大都印有國家(地區(qū))的名稱。如果是紀念郵票,一般印上有關(guān)的紀念文字;有些專門用途的郵票(如航空郵票、欠資郵票等),則印上指定用途的文字。收集外國郵票,如果對郵票上的文字一無所知,那就很難區(qū)別這枚郵票是哪個國家發(fā)行的,也就不可能知道這枚郵票的內(nèi)容。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行郵票的國家,它所發(fā)行的郵票一直不印國名,而以王冠、國王頭像作為國家名稱的標志。法國、俄國、日本、荷蘭等國家最早發(fā)行的郵票,也沒有印上國名。
世界上有幾百種不同的文字,但郵票上使用的文字不過幾十種。因為各個國家(地區(qū))所發(fā)行的郵票,一般只印本國(地區(qū))最通行的一種文字。例如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漢族約占總?cè)丝诘?4%,蒙古、回、藏、維吾爾、苗、滿、朝鮮、壯、布依等50多個民族約占總?cè)丝诘?%,漢語使用廣泛,所以我國郵票上只印“中國郵政”4個漢字和英文“CHINA”(中國)。僅在一些紀念郵票上印有少數(shù)民族文字,如《和平解放西藏》紀念郵票印有藏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30周年》紀念郵票印有維吾爾文等。
郵票上的文字,從外貌看不算復(fù)雜。除我國使用漢字、日本根據(jù)漢字的筆劃演變的字母和漢字混合使用外,其他都是拼音文字。朝鮮的文字很像漢字,也是方塊形,但它是純拼音文字。
歐洲的西半部、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的南半部和亞洲的一部分國家(地區(qū))的郵票上文字,都是用拉丁字母拼寫的文字。
蘇聯(lián)、保加利亞的郵票用斯拉夫字母拼寫的文字。蒙古在1942年以前用豎寫的舊蒙古文,1942年起改用斯拉夫字母拼寫的文字。
斯拉夫郵票用兩種文字,有的是拉丁字母拼寫的克羅地亞文,有的是用斯拉夫字母拼寫的塞爾維亞文。
希臘、塞浦路斯郵票用希臘文。
南亞和東南亞,除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郵票采用拉丁字母拼寫外,印度、錫蘭、泰國、緬甸、柬埔寨等都用本民族的拼音文字。
9世紀發(fā)行的郵票,票上一般只印本國(地區(qū))使用的文字。后來,除了印本國(地區(qū))使用的文字外,并印有英文或法文,這樣就容易識別得多。現(xiàn)在日本發(fā)行的郵票,除印漢字“日本郵便”外,并印有“NIPPON”,這個詞讀音和日語完全一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發(fā)行的郵票,原只印朝鮮文字,以后也印有英文縮寫字母、“DPRK”或“DPR KOREA”。
有些國家是以神話中的人物或民族代替國名,雖然郵票上使用的是拉丁字母,但按字母拼音并不是其國名。如匈牙利郵票上印的是“MAGYAR”(馬扎爾),馬扎爾是匈牙利的主要民族。瑞士郵票上印的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護衛(wèi)神的名字“HELVETIA”(海爾維第)。1907年以前瑞士發(fā)行的郵票,圖案都是海爾維第的坐像或立像。
于郵票面積小,為了突出圖案,有些國家發(fā)行的郵票,其國名也以縮寫字母表示。如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用“CCCP,美利堅合眾國有時用“USA”或“US”,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有時用“DDR”。
究郵票上的文字,辨別郵票發(fā)行的國名(地區(qū)名),可使我們了解許多有關(guān)歷史、地理方面的知識。例如: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前,郵票上印著“大日本帝國郵便”,宣布投降后,郵票上印的是“日本郵便”。
在菲律賓屬美國殖民地的時期,郵票上印英文“美利堅合眾國菲律賓島”,1946年獨立后,郵票上印的是“菲律賓” 。
現(xiàn)在,世界上發(fā)行過郵票的國家(地區(qū))和有些國家發(fā)行地方性郵票的州、邦、省等計算在內(nèi),約有2000多個。有些郵票要辨別其發(fā)行地名稱,有時確實會遇到困難。不過,只要經(jīng)常查看郵票目錄,熟悉各國(地區(qū))郵票和所使用文字的特點,同時,經(jīng)常留意集郵報刊上發(fā)行郵票的報道,增長郵票知識,這個問題也就可以逐漸解決了。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行郵票的國家,它所發(fā)行的郵票一直不印國名,而以王冠、國王頭像作為國家名稱的標志。法國、俄國、日本、荷蘭等國家最早發(fā)行的郵票,也沒有印上國名。
世界上有幾百種不同的文字,但郵票上使用的文字不過幾十種。因為各個國家(地區(qū))所發(fā)行的郵票,一般只印本國(地區(qū))最通行的一種文字。例如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漢族約占總?cè)丝诘?4%,蒙古、回、藏、維吾爾、苗、滿、朝鮮、壯、布依等50多個民族約占總?cè)丝诘?%,漢語使用廣泛,所以我國郵票上只印“中國郵政”4個漢字和英文“CHINA”(中國)。僅在一些紀念郵票上印有少數(shù)民族文字,如《和平解放西藏》紀念郵票印有藏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30周年》紀念郵票印有維吾爾文等。
郵票上的文字,從外貌看不算復(fù)雜。除我國使用漢字、日本根據(jù)漢字的筆劃演變的字母和漢字混合使用外,其他都是拼音文字。朝鮮的文字很像漢字,也是方塊形,但它是純拼音文字。
歐洲的西半部、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的南半部和亞洲的一部分國家(地區(qū))的郵票上文字,都是用拉丁字母拼寫的文字。
蘇聯(lián)、保加利亞的郵票用斯拉夫字母拼寫的文字。蒙古在1942年以前用豎寫的舊蒙古文,1942年起改用斯拉夫字母拼寫的文字。
斯拉夫郵票用兩種文字,有的是拉丁字母拼寫的克羅地亞文,有的是用斯拉夫字母拼寫的塞爾維亞文。
希臘、塞浦路斯郵票用希臘文。
南亞和東南亞,除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郵票采用拉丁字母拼寫外,印度、錫蘭、泰國、緬甸、柬埔寨等都用本民族的拼音文字。
9世紀發(fā)行的郵票,票上一般只印本國(地區(qū))使用的文字。后來,除了印本國(地區(qū))使用的文字外,并印有英文或法文,這樣就容易識別得多。現(xiàn)在日本發(fā)行的郵票,除印漢字“日本郵便”外,并印有“NIPPON”,這個詞讀音和日語完全一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發(fā)行的郵票,原只印朝鮮文字,以后也印有英文縮寫字母、“DPRK”或“DPR KOREA”。
有些國家是以神話中的人物或民族代替國名,雖然郵票上使用的是拉丁字母,但按字母拼音并不是其國名。如匈牙利郵票上印的是“MAGYAR”(馬扎爾),馬扎爾是匈牙利的主要民族。瑞士郵票上印的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護衛(wèi)神的名字“HELVETIA”(海爾維第)。1907年以前瑞士發(fā)行的郵票,圖案都是海爾維第的坐像或立像。
于郵票面積小,為了突出圖案,有些國家發(fā)行的郵票,其國名也以縮寫字母表示。如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用“CCCP,美利堅合眾國有時用“USA”或“US”,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有時用“DDR”。
究郵票上的文字,辨別郵票發(fā)行的國名(地區(qū)名),可使我們了解許多有關(guān)歷史、地理方面的知識。例如: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前,郵票上印著“大日本帝國郵便”,宣布投降后,郵票上印的是“日本郵便”。
在菲律賓屬美國殖民地的時期,郵票上印英文“美利堅合眾國菲律賓島”,1946年獨立后,郵票上印的是“菲律賓” 。
現(xiàn)在,世界上發(fā)行過郵票的國家(地區(qū))和有些國家發(fā)行地方性郵票的州、邦、省等計算在內(nèi),約有2000多個。有些郵票要辨別其發(fā)行地名稱,有時確實會遇到困難。不過,只要經(jīng)常查看郵票目錄,熟悉各國(地區(qū))郵票和所使用文字的特點,同時,經(jīng)常留意集郵報刊上發(fā)行郵票的報道,增長郵票知識,這個問題也就可以逐漸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