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式郵資機符志
發(fā)布:2011-11-1 12:39:59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1999年1月,國家郵政局決定逐步取消“郵資已付”戳,改用郵資機處理大宗郵件。郵資機的需求量大增,各地郵政出現(xiàn)了購置使用郵資機的熱潮。同年7月,國家郵政局發(fā)布《關于郵政日戳有關規(guī)定變更的通知》,推行郵資機符志的新格式?梢哉f,我國郵資機和郵資機符志的使用從此進入了一個大發(fā)展、大變革的時代。
早期我國郵資機符志的格式不統(tǒng)一,不同廠商制造的郵資機使用式樣各異的符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郵電部對郵資機的格式作了規(guī)范,統(tǒng)一使用三格式郵資機符志。郵資機符志是一種復合式戳記,由日戳和郵資戳兩部分組成。日戳圓形,刻有日期、地址、局名和戳號;郵資戳為矩型不等距三格式,上、中、下三格分別刻有銘記、郵資數(shù)值和“郵資已付”字樣,郵資機機號(序號)豎列于中格的右側。起初機號的格式為:第一位是城市的漢字名稱或其簡稱,第二位是以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的郵資機編號。1999年7月推行的新式郵資機符志取消下格的“郵資已付”字樣,將機號由中格右側挪至下格。新式機號的格式為:第一位是省、自治區(qū)或直轄市的漢字簡稱,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別是地市局和縣局的英文字母編號,第四位是以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的郵資機編號。對于直轄市,機號簡化為三位,英文字母僅有一個,代表區(qū)縣局的編號。按照慣例,新購置的郵資機使用新式符志,原有的郵資機繼續(xù)使用舊式符志,這就形成了在我國現(xiàn)行郵資機符志中新舊格式并存的現(xiàn)象。本文僅限于介紹新式郵資機符志的款式和新購置的郵資機的使用、數(shù)量及其設置情況。
新式郵資機符志的款式
新式郵資機符志日期的“月”、“日”有3種標示方式:A式“月”、“日”各為2位數(shù),十位數(shù)可標“0”;B式十位數(shù)可空缺;C式“月”同B式,“日”的十位數(shù)可標“-”。
近期我國郵政使用的郵資機主要從瑞士、美國、法國、德國進口,也使用少量國產(chǎn)機。每家公司生產(chǎn)的郵資機型號一般不止一種,不同型號郵資機蓋印的符志式樣不盡相同,造成了我國郵資機符志的款式相當繁多。
一. 哈斯勒郵資機符志
此類符志由瑞士Hasler(哈斯勒)郵資機公司生產(chǎn)的幾種型號郵資機蓋印。郵資戳規(guī)格一般為30-32×27mm,日戳較大,直徑26-27mm,日期順序為“日、月、年”,年代標示后2位數(shù)字。可分為2類:
1. 204型符志: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與小數(shù)各為2位,銘記為仿宋體。日期A式的見用于北京、廣東等地;C式的僅見用于北京。
2. 220Plus型符志: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日戳雙圈,外圈直徑為27mm,日期A式,銘記為等線體。僅見用于北京。
3. 200型符志: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 日戳單圈 ,日期A式,銘記為宋體。見用于廣東、湖南等地。
4. F304型符志:同上,但銘記為仿宋體。日期A式的使用較廣,見用于北京、廣東等地。另有日期C式的,見用于廣東和北京。
5.S320型符志:同上,但銘記為等線體。日期A式的見用于北京,C式的見用于廣東。
二. 必能寶郵資機符志
此類符志由美國Pitney Bowes(必能寶)公司生產(chǎn)的幾種型號郵資機蓋印。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此類符志的特點是:當最前一位數(shù)(百位數(shù))為“0”時,即為三條平行的短波紋線替代,F(xiàn)有下列幾類:
1. A900型符志:郵資戳規(guī)格一般為30×24mm,銘記字體為宋體。日戳直徑23-24mm,日期順序為“日、月、年”,年代標示后2位數(shù)字,日期為C式。使用很廣,主要見用于上海,以及廣東、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十多個地區(qū)。有少數(shù)銘記為仿宋體,線條較粗。見用于上海、四川等地。另有一種式樣,其郵資戳較長,規(guī)格為32×24mm,日戳的左右兩側設有色塊。僅見用于上海個別郵局。
2. U561型符志:類似A900型,但銘記為仿宋體,線條較粗,郵資戳下格較窄。見用于上海、四川。另有一種式樣,其郵資戳較長(33×24mm),日戳較大(直徑27mm)。見用于北京、廣東等地。
3. U571型符志:類似U561型,但郵資戳的下格較寬,機號字體較大。僅見用于上海。
4. Paragon型符志:規(guī)格較大,日期順序為“年、月、日”,年份標示后2位,日期為A式。蓋印油墨為紫紅色,而非通常使用的紅色。現(xiàn)有2種類型:
A. 銘記為宋體。郵資戳32×27mm。日戳直徑27mm。見用于北京、上海、廣東等地。
B. 銘記為仿宋體。郵資戳32×25mm,日戳直徑28mm。線條較粗。僅見用于北京。
5.DM300型符志:由DM300型數(shù)碼郵資機噴墨打印,油墨為深紅色。郵資戳29×24 mm,日戳直徑24mm。銘記為宋體,其字體寬窄不等。日期順序為“年、月、日”,年份標示4位,日期A式。在日戳與郵資戳間設有唯一碼。唯一碼由17個數(shù)字組成,分3排豎列。另外,在日戳左側留有設置副戳的位置,在機內預設有“信函”、“掛號”、“平刷”等郵件屬性副戳9種及“春節(jié)好”宣傳戳1種,可以隨意使用。郵局也可在副戳位置自行設置使用宣傳戳。另外,商業(yè)用戶可以自行設計并經(jīng)郵局相關部門準核下使用個性化的廣告戳。此類符志日期設置有兩種方式:上海的符志,其年、月、日數(shù)字之間用小圓點分開,而其它地區(qū)的符志則沒有圓點,僅以空格隔開。
三. 新郵郵資機符志
由法國Neopost(新郵)公司生產(chǎn)的幾種型號郵資機蓋印。此類符志的特點是:當郵資數(shù)值最前一位數(shù)字為“0”時,即為三條平行的短波紋線替代,但波紋線較短并相互較為靠攏。日期順序為“日、月、年”,年代標示后2位。可分為2類:
1.5400型符志:郵資戳29×26mm,日戳直徑28mm。銘記為等線體,日期為C式。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見用于浙江、河北、江蘇、遼寧、江西等近20個地區(qū),最早使用于2003年。另有規(guī)格較小者(郵資戳28×25mm,日戳直徑26mm),銘記仿宋體,人民幣代號“¥”筆劃較細,框線較粗,郵資數(shù)值小數(shù)第二位數(shù)字字體較短。僅見用于北京。
2.5500型符志:同上,但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小數(shù)均2位,僅見用于山西,最早在2001年使用。另有一種日戳較小者(直徑26mm),銘記仿宋體,¥”字筆劃較細,框線較粗。僅見用于北京,最早在2002年使用。
3. SM78/94型符志:規(guī)格較小,日期為B式?煞2類:
A. 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郵資戳27×23mm,日戳直徑24mm,銘記為等線體。見用于江蘇、遼寧、江西等地區(qū),最早在2003年使用。
B. 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小數(shù)各2位?煞譃2種型式:
(1). 銘記為等線體,郵資戳26×24mm,日戳直徑24mm。日戳地址字體有大小字之分:大字者,見用于北京、江蘇、山東、河北、江西等地;小字者見用于江蘇、山東、北京、天津、浙江、遼寧、江西、河北、黑龍江等近20個地區(qū),最早在2000年使用,是使用最為頻繁的一種新式符志。
(2). 銘記為仿宋體,規(guī)格較。ㄠ]資戳28×24mm,日戳24mm),“¥”字筆劃較細。僅見用于北京,啟用于2000年。
四. 友聯(lián)郵資機符志
由德國Francotyp-Postalia(友聯(lián))公司生產(chǎn)的二種型號郵資機蓋印。郵資戳30×25mm,日戳直徑25mm,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字筆劃粗大。現(xiàn)有2種型號:
1. Jetmail型符志:由Jetmail型數(shù)碼郵資機噴墨打印,紅褐色。日期順序為“年、月、日、時”,共10位數(shù)字,日期A式。在日戳與郵資戳之間設有8位數(shù)的郵件流水號。見用于河北、山東、四川、遼寧、青海、黑龍江、福建、天津、上海等20多個地區(qū),啟用于2000年,是使用較為頻繁的一種新式符志。2002年以來另見有一種符志,其郵資數(shù)字字體較前者略大,郵件流水號數(shù)字的字形也有不同,用紅色打印。僅見用于山西太原。
2. EFS-3000型符志:郵資數(shù)字字體扁長。日期順序為“日、月、年”,年代示末2位數(shù),日期B式。見用于江蘇、福建、陜西、江西、河南等地,最早2000年使用。
五.湘郵郵資機符志
由長沙湖南郵電器材三廠生產(chǎn)的YG03型郵資機蓋印。郵資戳30×24mm,日戳直徑25mm,銘記為仿宋體,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日期順序為“年、月、日、時”,共10位數(shù)字,日期A式。見用于湖南、江西、山東等地,最早2000年使用。
六.滬郵郵資機符志
由國家郵政局上海研究所生產(chǎn)的YSZ301型高速郵資機蓋印。式樣與哈斯勒204型符志相似,但銘記為等線體,郵資數(shù)字的字體較短,日戳直徑25mm,日期順序為“年、月、日”,年代為4位數(shù)字,日期A式。僅見用于上海,最早2002年使用;另有年代為后2位者,見用于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等地,最早2001年使用。
七.浙郵郵資機符志
由浙江省郵政規(guī)劃科學研究所生產(chǎn)的YFM2001型高速郵資機蓋印。式樣與哈斯勒S320型符志相似,但規(guī)格較小,日戳直徑25mm,日期順序為“年、月、日、時”,共10位數(shù)字,日期A式。有2種款式:A. 郵資戳規(guī)格較大(29×24mm),郵資數(shù)字字體較短,位置靠近“¥”,最早見用于2001年。B. 郵資戳較。27×22mm),郵資數(shù)字字體較長,離“¥”較遠,最早見用于2002年。均見用于上海的幾個郵局。
八.其它類型的郵資機符志
下列符志暫尚未能判定由何種郵資機蓋印。
1式:類似哈斯勒S320型符志,但郵資戳較扁(30×24mm),框線較粗。僅見用于廣東深圳。
2式:類似友聯(lián)EFS-3000型符志,但銘記為仿宋體,線條較粗。見用于浙江、福建等地區(qū)。
3式:類似新郵5400型符志,但郵資數(shù)值小數(shù)只有1位,銘記為仿宋體。見用于河南、北京等地。
4式:類似必能寶U571型符志,但波紋線較長,相互靠得較近,日戳更小些(直徑23mm)。見用于河北、湖北等地區(qū)。
5式:類似必能寶U561型符志,但文字線條較為粗糙,波紋線相互靠得較近,日期順序為“年、月、日”,日期A式。僅見用于北京。
6式:類似新郵SM78/94型符志,文字線條同樣粗糙。僅見用于北京。
九. 北京大宗郵資標簽和自助郵資標簽
由北京郵政在90年代后期開發(fā)研制的大宗郵件稱重制簽收寄系統(tǒng)或臨時郵局自助收寄機打印。兩種收寄系統(tǒng)均可打印含有日期的郵資憑證,并具有記帳和結算功能,應屬于郵資機的范疇。其打印的郵資標簽含有郵資數(shù)值、日期和地址,只能在當日當?shù)厥褂,不需用日戳蓋銷,符合郵資機符志的條件。然而,此類郵資標簽不設機號,日戳位于右方,蓋印黑色,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郵資機符志存在較明顯差異。另外,北京郵資機符志日戳中的戳號以“5”字起頭,而郵資標簽的戳號則以“6”字起頭——顯然北京郵政部門也將它們視為兩個不同的系統(tǒng)?紤]到上述情況,且此類郵資標簽在集郵報刊已作過充分詳盡的介紹,本文不擬贅述。
新式郵資機符志的使用情況
萬國郵聯(lián)規(guī)定,郵資機符志使用紅色油墨蓋印。我國新式郵資機符志均蓋印紅色(大紅、紫紅或紅褐色),但偶見有用黑色或藍色蓋印的違規(guī)符志。
郵資機符志直接蓋印在郵件上,稱為郵資機戳;若蓋印在專用的紙簽上再粘貼在郵件上,稱為郵資機簽條(即郵資標簽)。我國新式郵資機(不包括北京大宗郵件收寄機和自助收寄機)較少使用簽條,就地區(qū)而論,以上海、北京等地使用較多。各種類型郵資機符志使用不同的紙簽。哈斯勒符志和友聯(lián)符志常使用正面無底紋,背面涂有不干膠的白色專用紙簽;必能寶符志常使用印有淺褐色公司標識和“Pitney Bowes”字樣、背面涂有可濕膠的專用紙簽;新郵符志則使用背面涂有可濕膠的無底紋白色紙簽。上海必能寶符志和新郵符志常使用國產(chǎn)紙簽,紙簽上印有滿版淺褐色中國郵政徽志和“中國郵政”中英文字樣,背涂可濕膠,廣東也少量使用這種紙簽。
1999年1月國家郵政局在《關于加強郵資符志管理的通知》中重申郵資機符志暫不準使用廣告宣傳戳,并規(guī)定不允許利用郵資機標簽制作集郵品。此后幾年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嚴格執(zhí)行這一規(guī)定,出現(xiàn)的帶有宣傳戳或廣告戳的新式郵資機符志的集郵品僅有寥寥數(shù)種:廣州流花郵局在2001年和2002年春節(jié)啟用過加刻拜年副戳的郵資機符志,2002年河北秦皇島火車站郵局發(fā)行過老龍頭郵資封首發(fā)紀念郵資機符志。近兩年來也見有北京、江蘇、湖北等地的一些郵資機符志設有“印刷品”和“信函”等郵政業(yè)務副戳。2003年上海、云南、安徽等地區(qū)啟用必能寶DM300型郵資機,其符志留有副戳位置,可以使用機內預設的“信函”等郵件屬性副戳。以引進使用DM300型郵資機為契機,上海郵政恢復使用宣傳戳,如在2003年10月9日啟用帶有紀念世界郵政日宣傳戳的DM300型符志,并允許用戶在其租用的郵資機符志上自行設計使用個性化的廣告副戳。這些事實表明,國家郵政局的上述暫不準使用廣告宣傳戳的規(guī)定似乎有所松動或改變。
據(jù)悉,在上世紀8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郵政即有部分郵資機租借給客戶使用,但由于郵局使用的與客戶租用的郵資機,它們的符志在戳面設計上沒有差別,我們難以就符志本身來判斷哪些郵資機是被客戶租用。2003年上海郵政借引進必能寶DM300型郵資機的東風,大力發(fā)展郵資機租用業(yè)務,共有100臺郵資機租給客戶使用。商業(yè)郵資機的發(fā)展?jié)摿薮螅F(xiàn)已形成了一個群體。為了便于識別管理,上海郵政另行設定商業(yè)郵資機的機號:機號中的英文字母由所在區(qū)縣局的代號加上字母“S”組成。符志的日戳部分標示有用戶所在的支局局名并加上“(商)”字,表明郵資機由該支局負責管理。如太平洋安泰人壽保險公司租用的郵資機的機號是“滬GS3”,戳號是“浦電路(商)5”。
新式郵資機符志的機號設置存在一些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如北京郵資機機號的數(shù)字編碼設有括號,與其它地區(qū)不一致,似乎多此一舉。浙江蒼南郵局使用的滬郵YSZ301型符志,其機號不用英文代號“CI”,竟用漢字地名“蒼”字:“浙蒼001”。湖南一些地區(qū)使用的YG03型郵資機符志,其日戳的定位特別混亂。日戳有的按規(guī)定位于郵資戳的左方,有的常常跑到了右方;且不論在左方還是在右方,日戳常會按順時針方向、或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九十度呈側臥狀態(tài),可謂五花八門。
郵資機符志是由郵資機蓋印的郵資憑證,然而近年來各地出現(xiàn)一些預印的或電腦打印的所謂“郵資機符志”。此外長沙、浙江寧波、重慶大足等地也使用此類符志。我們知道,電腦不是郵資機,故此類電腦打印或預印的郵資憑證在式樣上雖與郵資機符志相似,且其機號格式也與郵資機符志相同(似乎郵政部門也將兩者歸為一類),但實際上它們不屬于郵資機符志的范疇。
新式郵資機的類型、數(shù)量與配置
郵資機符志刻有郵資機的機號,標明該符志是由哪臺郵資機蓋印的。除極個別情況(如重號:幾臺郵資機誤用同一機號;改號:一臺郵資機在不同時期使用不同的機號)外,可以大致認為,有一個機號就表明存在一臺郵資機。正因為如此,我們就可以藉助機號來估算郵資機的數(shù)量。郵資機啟用后,其符志的格 式與機號一經(jīng)確定,一般保持不變。新購置的郵資機則采用當時規(guī)定的格式和序號。也即我國郵資機符志實行舊機舊格式,新機新格式的辦法。這樣,我們就可根據(jù)郵資機符志的格式來大致判斷郵資機的啟用時期。
上世紀80年代至1999年,我國的郵資機基本上從瑞士哈斯勒公司(約1981年起)、美國必能寶公司(約1983年起)和法國新郵公司(約1997年起)購置,使用的是舊式符志。1999年國家郵政局決定取消“郵資已付”戳而以郵資機替代,并推行新式符志,從而掀起了一波購置使用郵資機的熱潮,延續(xù)至今。近年來,新郵資機除了繼續(xù)從上述幾家公司引入外,還從德國友聯(lián)公司及國內若干家廠商購置。
根據(jù)筆者收集的實物來看,多數(shù)型號的新式郵資機符志出現(xiàn)于2000年(日期最早的是1月20日,為北京正義路郵局機號為“京F7”的符志)?梢婋m然新式符志在1999年7月即已推行,但至1999年年底或2000年初才實際啟用。
據(jù)國家郵政部門網(wǎng)站報道,1998年我國擁有郵資機2000多臺,1999年為3147臺,2000年為5118臺,2001年增至5755臺,2002年更達到6422臺。表明近幾年來我國購置郵資機的勢頭逐年加快,特別是2000年,一年的購置量(約2000臺)等于過去幾十年總和的一半以上。由于國家郵政局決定2003年4月1日起在全國完全停止使用,估計今后幾年的增勢將會更快。從已過去的2003年來看,由于上海、云南等地大批量引進必能寶DM300型郵資機,數(shù)量高達900臺左右,再加上引進的其它型號的郵資機(如新郵公司的5400型機),實際上,2003年我國郵資機的擁有量可能已達7500臺至8000臺。
如上所述,1999年底以前使用的郵資機沿用舊式符志,此時我國的郵資機為3100多臺。若2003年郵資機數(shù)以8000臺計,則2000年至2003年這四年間新購置的使用新式符志的郵資機約為4800多臺,占郵資機總數(shù)的61%左右。根據(jù)筆者收集的3600多種機號的郵資機符志實物(至2004年初)統(tǒng)計,新式郵資機符志的種數(shù)約占總數(shù)的71%。由此可見近幾年來我國郵政大力購置使用郵資機,新購置的郵資機約占郵資機總數(shù)的三分之二左右。
就筆者收集到的新式郵資機符志實物(約2600多種機號)來看,各地近幾年來購置的郵資機從絕對數(shù)量來說,以上海為最多,北京次之(分別占全國新式郵資機總數(shù)的21%和18%左右)。如果將自行研制使用的幾百臺大宗郵件稱重制簽機計算在內,北京則居首位。此外,江蘇、山東、浙江、廣東等地新購置郵資機的數(shù)量也較多。
新購置的郵資機在郵資機總數(shù)中所占的比例,各地差別很大。如上海,這一比例是72%。而北京,由于其1999年以前擁有的郵資機數(shù)量很大(約占當時全國的一半以上),雖然近幾年來購置了大批郵資機,但新郵資機僅占郵資機總數(shù)的46%左右。同樣原因廣東新郵資機的數(shù)量也僅占48%左右。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到2002年底,安徽使用的郵資機符志均是舊式的,顯然該省在1999年后的二三年里幾乎未購置過郵資機。2003年安徽郵政購置了一批必能寶DM300型機和新郵5400型機,但其新郵資機的數(shù)量也僅占43%左右。相反,天津、云南、江西、陜西、內蒙等地目前使用的均為新購置的郵資機。江蘇、浙江、山東、遼寧、湖南等地使用的郵資機也基本上是新購置的,其比例均在90%以上。
根據(jù)筆者收集的實物(不包括北京的大宗郵資憑證)估計,在新購置的郵資機中,法國新郵公司與美國必能寶公司占有主要份額(分別為40%和37%)。另外,德國FP公司約占16%,瑞士哈斯勒公司約占5%,湖南郵電器材三廠占1%。至于具體型號,新郵公司的SM76/94型郵資機所占比例最大(約32%),其次為必能寶公司的A900型郵資機(約20%)和友聯(lián)公司的Jetmail型郵資機(約11%)。2003年啟用的必能寶公司的DM300型機約為900臺,但由于使用時間晚,筆者收集的實物遠小于這個數(shù)字,根據(jù)實物來算,約占9%。
遵照國家郵政主管部門關于為了便于維護管理,各地推廣郵資機的型號不宜過多的指示,多數(shù)地區(qū)僅從一二家廠商購置郵資機:如上海95%以上的郵資機購自于必能寶公司;天津96%以上、江蘇91%以上的郵資機購自于新郵公司;山東郵資機主要購自于新郵公司(66%),部分是友聯(lián)公司(32%);浙江主要購自于新郵公司(75%),少量是必能寶公司;重慶、青海等地則幾乎全部購自于友聯(lián)公司。有些地區(qū)比較分散,如北京除較多購自于新郵公司外,部分從哈斯勒、必能寶、友聯(lián)等公司購置,并自行研制了大批大宗郵件制簽機使用。
在各種類型的郵資機中:哈斯勒郵資機主要由北京郵政購置使用(以F304型機為主),此外,除廣東外其它地區(qū)很少購置。必能寶郵資機主要由上海郵政購置使用(以A900型機和DM300型機為主),U561型機、 Paragon型機較多地為北京郵政購置使用,A900型機也為四川、廣東、湖北等地郵政購置使用。新郵公司的SM76/94型機使用地區(qū)較廣泛,主要由北京、江蘇、山東、浙江、天津、河北和遼寧等省市郵政購置使用。友聯(lián)公司的Jetmail型機主要由河北、山東、黑龍江等地郵政購置使用,EFS—3000型機主要為福建、江蘇、陜西等地郵政購置使用。國產(chǎn)YG03型機主要由湖南郵政購置使用。
早期我國郵資機符志的格式不統(tǒng)一,不同廠商制造的郵資機使用式樣各異的符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郵電部對郵資機的格式作了規(guī)范,統(tǒng)一使用三格式郵資機符志。郵資機符志是一種復合式戳記,由日戳和郵資戳兩部分組成。日戳圓形,刻有日期、地址、局名和戳號;郵資戳為矩型不等距三格式,上、中、下三格分別刻有銘記、郵資數(shù)值和“郵資已付”字樣,郵資機機號(序號)豎列于中格的右側。起初機號的格式為:第一位是城市的漢字名稱或其簡稱,第二位是以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的郵資機編號。1999年7月推行的新式郵資機符志取消下格的“郵資已付”字樣,將機號由中格右側挪至下格。新式機號的格式為:第一位是省、自治區(qū)或直轄市的漢字簡稱,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別是地市局和縣局的英文字母編號,第四位是以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的郵資機編號。對于直轄市,機號簡化為三位,英文字母僅有一個,代表區(qū)縣局的編號。按照慣例,新購置的郵資機使用新式符志,原有的郵資機繼續(xù)使用舊式符志,這就形成了在我國現(xiàn)行郵資機符志中新舊格式并存的現(xiàn)象。本文僅限于介紹新式郵資機符志的款式和新購置的郵資機的使用、數(shù)量及其設置情況。
新式郵資機符志的款式
新式郵資機符志日期的“月”、“日”有3種標示方式:A式“月”、“日”各為2位數(shù),十位數(shù)可標“0”;B式十位數(shù)可空缺;C式“月”同B式,“日”的十位數(shù)可標“-”。
近期我國郵政使用的郵資機主要從瑞士、美國、法國、德國進口,也使用少量國產(chǎn)機。每家公司生產(chǎn)的郵資機型號一般不止一種,不同型號郵資機蓋印的符志式樣不盡相同,造成了我國郵資機符志的款式相當繁多。
一. 哈斯勒郵資機符志
此類符志由瑞士Hasler(哈斯勒)郵資機公司生產(chǎn)的幾種型號郵資機蓋印。郵資戳規(guī)格一般為30-32×27mm,日戳較大,直徑26-27mm,日期順序為“日、月、年”,年代標示后2位數(shù)字。可分為2類:
1. 204型符志: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與小數(shù)各為2位,銘記為仿宋體。日期A式的見用于北京、廣東等地;C式的僅見用于北京。
2. 220Plus型符志: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日戳雙圈,外圈直徑為27mm,日期A式,銘記為等線體。僅見用于北京。
3. 200型符志: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 日戳單圈 ,日期A式,銘記為宋體。見用于廣東、湖南等地。
4. F304型符志:同上,但銘記為仿宋體。日期A式的使用較廣,見用于北京、廣東等地。另有日期C式的,見用于廣東和北京。
5.S320型符志:同上,但銘記為等線體。日期A式的見用于北京,C式的見用于廣東。
二. 必能寶郵資機符志
此類符志由美國Pitney Bowes(必能寶)公司生產(chǎn)的幾種型號郵資機蓋印。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此類符志的特點是:當最前一位數(shù)(百位數(shù))為“0”時,即為三條平行的短波紋線替代,F(xiàn)有下列幾類:
1. A900型符志:郵資戳規(guī)格一般為30×24mm,銘記字體為宋體。日戳直徑23-24mm,日期順序為“日、月、年”,年代標示后2位數(shù)字,日期為C式。使用很廣,主要見用于上海,以及廣東、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十多個地區(qū)。有少數(shù)銘記為仿宋體,線條較粗。見用于上海、四川等地。另有一種式樣,其郵資戳較長,規(guī)格為32×24mm,日戳的左右兩側設有色塊。僅見用于上海個別郵局。
2. U561型符志:類似A900型,但銘記為仿宋體,線條較粗,郵資戳下格較窄。見用于上海、四川。另有一種式樣,其郵資戳較長(33×24mm),日戳較大(直徑27mm)。見用于北京、廣東等地。
3. U571型符志:類似U561型,但郵資戳的下格較寬,機號字體較大。僅見用于上海。
4. Paragon型符志:規(guī)格較大,日期順序為“年、月、日”,年份標示后2位,日期為A式。蓋印油墨為紫紅色,而非通常使用的紅色。現(xiàn)有2種類型:
A. 銘記為宋體。郵資戳32×27mm。日戳直徑27mm。見用于北京、上海、廣東等地。
B. 銘記為仿宋體。郵資戳32×25mm,日戳直徑28mm。線條較粗。僅見用于北京。
5.DM300型符志:由DM300型數(shù)碼郵資機噴墨打印,油墨為深紅色。郵資戳29×24 mm,日戳直徑24mm。銘記為宋體,其字體寬窄不等。日期順序為“年、月、日”,年份標示4位,日期A式。在日戳與郵資戳間設有唯一碼。唯一碼由17個數(shù)字組成,分3排豎列。另外,在日戳左側留有設置副戳的位置,在機內預設有“信函”、“掛號”、“平刷”等郵件屬性副戳9種及“春節(jié)好”宣傳戳1種,可以隨意使用。郵局也可在副戳位置自行設置使用宣傳戳。另外,商業(yè)用戶可以自行設計并經(jīng)郵局相關部門準核下使用個性化的廣告戳。此類符志日期設置有兩種方式:上海的符志,其年、月、日數(shù)字之間用小圓點分開,而其它地區(qū)的符志則沒有圓點,僅以空格隔開。
三. 新郵郵資機符志
由法國Neopost(新郵)公司生產(chǎn)的幾種型號郵資機蓋印。此類符志的特點是:當郵資數(shù)值最前一位數(shù)字為“0”時,即為三條平行的短波紋線替代,但波紋線較短并相互較為靠攏。日期順序為“日、月、年”,年代標示后2位。可分為2類:
1.5400型符志:郵資戳29×26mm,日戳直徑28mm。銘記為等線體,日期為C式。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見用于浙江、河北、江蘇、遼寧、江西等近20個地區(qū),最早使用于2003年。另有規(guī)格較小者(郵資戳28×25mm,日戳直徑26mm),銘記仿宋體,人民幣代號“¥”筆劃較細,框線較粗,郵資數(shù)值小數(shù)第二位數(shù)字字體較短。僅見用于北京。
2.5500型符志:同上,但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小數(shù)均2位,僅見用于山西,最早在2001年使用。另有一種日戳較小者(直徑26mm),銘記仿宋體,¥”字筆劃較細,框線較粗。僅見用于北京,最早在2002年使用。
3. SM78/94型符志:規(guī)格較小,日期為B式?煞2類:
A. 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郵資戳27×23mm,日戳直徑24mm,銘記為等線體。見用于江蘇、遼寧、江西等地區(qū),最早在2003年使用。
B. 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小數(shù)各2位?煞譃2種型式:
(1). 銘記為等線體,郵資戳26×24mm,日戳直徑24mm。日戳地址字體有大小字之分:大字者,見用于北京、江蘇、山東、河北、江西等地;小字者見用于江蘇、山東、北京、天津、浙江、遼寧、江西、河北、黑龍江等近20個地區(qū),最早在2000年使用,是使用最為頻繁的一種新式符志。
(2). 銘記為仿宋體,規(guī)格較。ㄠ]資戳28×24mm,日戳24mm),“¥”字筆劃較細。僅見用于北京,啟用于2000年。
四. 友聯(lián)郵資機符志
由德國Francotyp-Postalia(友聯(lián))公司生產(chǎn)的二種型號郵資機蓋印。郵資戳30×25mm,日戳直徑25mm,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字筆劃粗大。現(xiàn)有2種型號:
1. Jetmail型符志:由Jetmail型數(shù)碼郵資機噴墨打印,紅褐色。日期順序為“年、月、日、時”,共10位數(shù)字,日期A式。在日戳與郵資戳之間設有8位數(shù)的郵件流水號。見用于河北、山東、四川、遼寧、青海、黑龍江、福建、天津、上海等20多個地區(qū),啟用于2000年,是使用較為頻繁的一種新式符志。2002年以來另見有一種符志,其郵資數(shù)字字體較前者略大,郵件流水號數(shù)字的字形也有不同,用紅色打印。僅見用于山西太原。
2. EFS-3000型符志:郵資數(shù)字字體扁長。日期順序為“日、月、年”,年代示末2位數(shù),日期B式。見用于江蘇、福建、陜西、江西、河南等地,最早2000年使用。
五.湘郵郵資機符志
由長沙湖南郵電器材三廠生產(chǎn)的YG03型郵資機蓋印。郵資戳30×24mm,日戳直徑25mm,銘記為仿宋體,郵資數(shù)值整數(shù)3位,小數(shù)2位。日期順序為“年、月、日、時”,共10位數(shù)字,日期A式。見用于湖南、江西、山東等地,最早2000年使用。
六.滬郵郵資機符志
由國家郵政局上海研究所生產(chǎn)的YSZ301型高速郵資機蓋印。式樣與哈斯勒204型符志相似,但銘記為等線體,郵資數(shù)字的字體較短,日戳直徑25mm,日期順序為“年、月、日”,年代為4位數(shù)字,日期A式。僅見用于上海,最早2002年使用;另有年代為后2位者,見用于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等地,最早2001年使用。
七.浙郵郵資機符志
由浙江省郵政規(guī)劃科學研究所生產(chǎn)的YFM2001型高速郵資機蓋印。式樣與哈斯勒S320型符志相似,但規(guī)格較小,日戳直徑25mm,日期順序為“年、月、日、時”,共10位數(shù)字,日期A式。有2種款式:A. 郵資戳規(guī)格較大(29×24mm),郵資數(shù)字字體較短,位置靠近“¥”,最早見用于2001年。B. 郵資戳較。27×22mm),郵資數(shù)字字體較長,離“¥”較遠,最早見用于2002年。均見用于上海的幾個郵局。
八.其它類型的郵資機符志
下列符志暫尚未能判定由何種郵資機蓋印。
1式:類似哈斯勒S320型符志,但郵資戳較扁(30×24mm),框線較粗。僅見用于廣東深圳。
2式:類似友聯(lián)EFS-3000型符志,但銘記為仿宋體,線條較粗。見用于浙江、福建等地區(qū)。
3式:類似新郵5400型符志,但郵資數(shù)值小數(shù)只有1位,銘記為仿宋體。見用于河南、北京等地。
4式:類似必能寶U571型符志,但波紋線較長,相互靠得較近,日戳更小些(直徑23mm)。見用于河北、湖北等地區(qū)。
5式:類似必能寶U561型符志,但文字線條較為粗糙,波紋線相互靠得較近,日期順序為“年、月、日”,日期A式。僅見用于北京。
6式:類似新郵SM78/94型符志,文字線條同樣粗糙。僅見用于北京。
九. 北京大宗郵資標簽和自助郵資標簽
由北京郵政在90年代后期開發(fā)研制的大宗郵件稱重制簽收寄系統(tǒng)或臨時郵局自助收寄機打印。兩種收寄系統(tǒng)均可打印含有日期的郵資憑證,并具有記帳和結算功能,應屬于郵資機的范疇。其打印的郵資標簽含有郵資數(shù)值、日期和地址,只能在當日當?shù)厥褂,不需用日戳蓋銷,符合郵資機符志的條件。然而,此類郵資標簽不設機號,日戳位于右方,蓋印黑色,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郵資機符志存在較明顯差異。另外,北京郵資機符志日戳中的戳號以“5”字起頭,而郵資標簽的戳號則以“6”字起頭——顯然北京郵政部門也將它們視為兩個不同的系統(tǒng)?紤]到上述情況,且此類郵資標簽在集郵報刊已作過充分詳盡的介紹,本文不擬贅述。
新式郵資機符志的使用情況
萬國郵聯(lián)規(guī)定,郵資機符志使用紅色油墨蓋印。我國新式郵資機符志均蓋印紅色(大紅、紫紅或紅褐色),但偶見有用黑色或藍色蓋印的違規(guī)符志。
郵資機符志直接蓋印在郵件上,稱為郵資機戳;若蓋印在專用的紙簽上再粘貼在郵件上,稱為郵資機簽條(即郵資標簽)。我國新式郵資機(不包括北京大宗郵件收寄機和自助收寄機)較少使用簽條,就地區(qū)而論,以上海、北京等地使用較多。各種類型郵資機符志使用不同的紙簽。哈斯勒符志和友聯(lián)符志常使用正面無底紋,背面涂有不干膠的白色專用紙簽;必能寶符志常使用印有淺褐色公司標識和“Pitney Bowes”字樣、背面涂有可濕膠的專用紙簽;新郵符志則使用背面涂有可濕膠的無底紋白色紙簽。上海必能寶符志和新郵符志常使用國產(chǎn)紙簽,紙簽上印有滿版淺褐色中國郵政徽志和“中國郵政”中英文字樣,背涂可濕膠,廣東也少量使用這種紙簽。
1999年1月國家郵政局在《關于加強郵資符志管理的通知》中重申郵資機符志暫不準使用廣告宣傳戳,并規(guī)定不允許利用郵資機標簽制作集郵品。此后幾年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嚴格執(zhí)行這一規(guī)定,出現(xiàn)的帶有宣傳戳或廣告戳的新式郵資機符志的集郵品僅有寥寥數(shù)種:廣州流花郵局在2001年和2002年春節(jié)啟用過加刻拜年副戳的郵資機符志,2002年河北秦皇島火車站郵局發(fā)行過老龍頭郵資封首發(fā)紀念郵資機符志。近兩年來也見有北京、江蘇、湖北等地的一些郵資機符志設有“印刷品”和“信函”等郵政業(yè)務副戳。2003年上海、云南、安徽等地區(qū)啟用必能寶DM300型郵資機,其符志留有副戳位置,可以使用機內預設的“信函”等郵件屬性副戳。以引進使用DM300型郵資機為契機,上海郵政恢復使用宣傳戳,如在2003年10月9日啟用帶有紀念世界郵政日宣傳戳的DM300型符志,并允許用戶在其租用的郵資機符志上自行設計使用個性化的廣告副戳。這些事實表明,國家郵政局的上述暫不準使用廣告宣傳戳的規(guī)定似乎有所松動或改變。
據(jù)悉,在上世紀8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郵政即有部分郵資機租借給客戶使用,但由于郵局使用的與客戶租用的郵資機,它們的符志在戳面設計上沒有差別,我們難以就符志本身來判斷哪些郵資機是被客戶租用。2003年上海郵政借引進必能寶DM300型郵資機的東風,大力發(fā)展郵資機租用業(yè)務,共有100臺郵資機租給客戶使用。商業(yè)郵資機的發(fā)展?jié)摿薮螅F(xiàn)已形成了一個群體。為了便于識別管理,上海郵政另行設定商業(yè)郵資機的機號:機號中的英文字母由所在區(qū)縣局的代號加上字母“S”組成。符志的日戳部分標示有用戶所在的支局局名并加上“(商)”字,表明郵資機由該支局負責管理。如太平洋安泰人壽保險公司租用的郵資機的機號是“滬GS3”,戳號是“浦電路(商)5”。
新式郵資機符志的機號設置存在一些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如北京郵資機機號的數(shù)字編碼設有括號,與其它地區(qū)不一致,似乎多此一舉。浙江蒼南郵局使用的滬郵YSZ301型符志,其機號不用英文代號“CI”,竟用漢字地名“蒼”字:“浙蒼001”。湖南一些地區(qū)使用的YG03型郵資機符志,其日戳的定位特別混亂。日戳有的按規(guī)定位于郵資戳的左方,有的常常跑到了右方;且不論在左方還是在右方,日戳常會按順時針方向、或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九十度呈側臥狀態(tài),可謂五花八門。
郵資機符志是由郵資機蓋印的郵資憑證,然而近年來各地出現(xiàn)一些預印的或電腦打印的所謂“郵資機符志”。此外長沙、浙江寧波、重慶大足等地也使用此類符志。我們知道,電腦不是郵資機,故此類電腦打印或預印的郵資憑證在式樣上雖與郵資機符志相似,且其機號格式也與郵資機符志相同(似乎郵政部門也將兩者歸為一類),但實際上它們不屬于郵資機符志的范疇。
新式郵資機的類型、數(shù)量與配置
郵資機符志刻有郵資機的機號,標明該符志是由哪臺郵資機蓋印的。除極個別情況(如重號:幾臺郵資機誤用同一機號;改號:一臺郵資機在不同時期使用不同的機號)外,可以大致認為,有一個機號就表明存在一臺郵資機。正因為如此,我們就可以藉助機號來估算郵資機的數(shù)量。郵資機啟用后,其符志的格 式與機號一經(jīng)確定,一般保持不變。新購置的郵資機則采用當時規(guī)定的格式和序號。也即我國郵資機符志實行舊機舊格式,新機新格式的辦法。這樣,我們就可根據(jù)郵資機符志的格式來大致判斷郵資機的啟用時期。
上世紀80年代至1999年,我國的郵資機基本上從瑞士哈斯勒公司(約1981年起)、美國必能寶公司(約1983年起)和法國新郵公司(約1997年起)購置,使用的是舊式符志。1999年國家郵政局決定取消“郵資已付”戳而以郵資機替代,并推行新式符志,從而掀起了一波購置使用郵資機的熱潮,延續(xù)至今。近年來,新郵資機除了繼續(xù)從上述幾家公司引入外,還從德國友聯(lián)公司及國內若干家廠商購置。
根據(jù)筆者收集的實物來看,多數(shù)型號的新式郵資機符志出現(xiàn)于2000年(日期最早的是1月20日,為北京正義路郵局機號為“京F7”的符志)?梢婋m然新式符志在1999年7月即已推行,但至1999年年底或2000年初才實際啟用。
據(jù)國家郵政部門網(wǎng)站報道,1998年我國擁有郵資機2000多臺,1999年為3147臺,2000年為5118臺,2001年增至5755臺,2002年更達到6422臺。表明近幾年來我國購置郵資機的勢頭逐年加快,特別是2000年,一年的購置量(約2000臺)等于過去幾十年總和的一半以上。由于國家郵政局決定2003年4月1日起在全國完全停止使用,估計今后幾年的增勢將會更快。從已過去的2003年來看,由于上海、云南等地大批量引進必能寶DM300型郵資機,數(shù)量高達900臺左右,再加上引進的其它型號的郵資機(如新郵公司的5400型機),實際上,2003年我國郵資機的擁有量可能已達7500臺至8000臺。
如上所述,1999年底以前使用的郵資機沿用舊式符志,此時我國的郵資機為3100多臺。若2003年郵資機數(shù)以8000臺計,則2000年至2003年這四年間新購置的使用新式符志的郵資機約為4800多臺,占郵資機總數(shù)的61%左右。根據(jù)筆者收集的3600多種機號的郵資機符志實物(至2004年初)統(tǒng)計,新式郵資機符志的種數(shù)約占總數(shù)的71%。由此可見近幾年來我國郵政大力購置使用郵資機,新購置的郵資機約占郵資機總數(shù)的三分之二左右。
就筆者收集到的新式郵資機符志實物(約2600多種機號)來看,各地近幾年來購置的郵資機從絕對數(shù)量來說,以上海為最多,北京次之(分別占全國新式郵資機總數(shù)的21%和18%左右)。如果將自行研制使用的幾百臺大宗郵件稱重制簽機計算在內,北京則居首位。此外,江蘇、山東、浙江、廣東等地新購置郵資機的數(shù)量也較多。
新購置的郵資機在郵資機總數(shù)中所占的比例,各地差別很大。如上海,這一比例是72%。而北京,由于其1999年以前擁有的郵資機數(shù)量很大(約占當時全國的一半以上),雖然近幾年來購置了大批郵資機,但新郵資機僅占郵資機總數(shù)的46%左右。同樣原因廣東新郵資機的數(shù)量也僅占48%左右。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到2002年底,安徽使用的郵資機符志均是舊式的,顯然該省在1999年后的二三年里幾乎未購置過郵資機。2003年安徽郵政購置了一批必能寶DM300型機和新郵5400型機,但其新郵資機的數(shù)量也僅占43%左右。相反,天津、云南、江西、陜西、內蒙等地目前使用的均為新購置的郵資機。江蘇、浙江、山東、遼寧、湖南等地使用的郵資機也基本上是新購置的,其比例均在90%以上。
根據(jù)筆者收集的實物(不包括北京的大宗郵資憑證)估計,在新購置的郵資機中,法國新郵公司與美國必能寶公司占有主要份額(分別為40%和37%)。另外,德國FP公司約占16%,瑞士哈斯勒公司約占5%,湖南郵電器材三廠占1%。至于具體型號,新郵公司的SM76/94型郵資機所占比例最大(約32%),其次為必能寶公司的A900型郵資機(約20%)和友聯(lián)公司的Jetmail型郵資機(約11%)。2003年啟用的必能寶公司的DM300型機約為900臺,但由于使用時間晚,筆者收集的實物遠小于這個數(shù)字,根據(jù)實物來算,約占9%。
遵照國家郵政主管部門關于為了便于維護管理,各地推廣郵資機的型號不宜過多的指示,多數(shù)地區(qū)僅從一二家廠商購置郵資機:如上海95%以上的郵資機購自于必能寶公司;天津96%以上、江蘇91%以上的郵資機購自于新郵公司;山東郵資機主要購自于新郵公司(66%),部分是友聯(lián)公司(32%);浙江主要購自于新郵公司(75%),少量是必能寶公司;重慶、青海等地則幾乎全部購自于友聯(lián)公司。有些地區(qū)比較分散,如北京除較多購自于新郵公司外,部分從哈斯勒、必能寶、友聯(lián)等公司購置,并自行研制了大批大宗郵件制簽機使用。
在各種類型的郵資機中:哈斯勒郵資機主要由北京郵政購置使用(以F304型機為主),此外,除廣東外其它地區(qū)很少購置。必能寶郵資機主要由上海郵政購置使用(以A900型機和DM300型機為主),U561型機、 Paragon型機較多地為北京郵政購置使用,A900型機也為四川、廣東、湖北等地郵政購置使用。新郵公司的SM76/94型機使用地區(qū)較廣泛,主要由北京、江蘇、山東、浙江、天津、河北和遼寧等省市郵政購置使用。友聯(lián)公司的Jetmail型機主要由河北、山東、黑龍江等地郵政購置使用,EFS—3000型機主要為福建、江蘇、陜西等地郵政購置使用。國產(chǎn)YG03型機主要由湖南郵政購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