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泉置是我國最早的漢代郵驛機構
發(fā)布:2011-11-1 12:30:09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省考古所漢簡研究室主任、考古專家何雙全4月11日首次向外界宣布: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20世紀九十年代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的敦煌懸泉置是迄今我國發(fā)現的時代最早的漢代郵驛機構(相當于現在的郵政局)遺址。
據了解,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自1990年10月始,省考古研究所歷時三年多時間對敦煌甜水井附近的漢代懸泉置遺址進行全面清理挖掘,弄清了遺址的建筑布局和結構,出土了以簡帛文書為主的大量文物,其中懸泉漢簡2.3萬多枚。根據出土簡牘反映的情況看,懸泉置的主要任務是傳遞各種郵件和信息,迎送過往使者、官吏、公務人員和外國使者,是絲綢之路上的樞紐。懸泉置遺址出土的大量以“懸泉置”為名的文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稱作“懸泉置以亭行”,有懸泉置吏馬馳行和各種使用傳車、傳馬以及接待過往各種人物的記錄,都與文獻相印證。為此,有關專家認為懸泉置是建立在河西要道上一處集傳遞郵件、傳達命令、接待賓客為一體的綜合機構。
懸泉置遺址的發(fā)現找到了漢代傳置機關,同時也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據悉,目前的考古發(fā)現中還沒有出現過類似遺址,同時很多漢簡文書中也記載了“懸泉置”這個單位名稱,由此可以推斷懸泉置是迄今我國發(fā)現時代最早的漢代郵驛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