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日本久久久精品免費|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在线99|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td id="exp9y"></td>
      <ruby id="exp9y"></ruby>
        <center id="exp9y"><ol id="exp9y"><video id="exp9y"></video></ol></center>
        <sup id="exp9y"></sup>

        集郵“儲財”辨

        發(fā)布:2011-11-1 12:26:13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益智、怡情、會友、儲財——這是臺灣集郵界流行的集郵功能“八字經(jīng)”。 

          我一直想不清楚:臺灣搞市場經(jīng)濟,要比這兒早幾十年,為什么他們對集郵的功能只提“儲財”,而不提“投資”?我們向市場經(jīng)濟轉(zhuǎn)軌不久,為什么郵壇輿論鋪天蓋地都是“集郵投資”,用的還都是股票語言?“集郵投資”論的泡沫成分,確實需要沖洗沖洗了。 

          問題主要并不在“儲財”或“投資”的用詞上。問題是如何全面理解集郵的功能。集郵首先是一項益智、怡情的文化娛樂活動,又具有促進(jìn)交誼的作用,與此同時,它也是一種儲財?shù)姆椒。如果本末倒置,一切“錢”字當(dāng)頭,那么,郵展會開得像小商品交易會,郵刊辦成賣品目錄而且虛價成災(zāi),集郵學(xué)術(shù)無人關(guān)心,集郵品位江河日下,這樣能帶來市場繁榮么?不,效果適得其反。1980年花8分錢買1枚金猴郵票,今天它的市價是1500元,“儲財”的作用令人眼花繚亂。當(dāng)然,七、八十年代的郵票大多并沒有這樣驚人的升值率;但它們基本上都是升值的。郵票是有價憑證,而收藏市場的國際化及其持續(xù)發(fā)展,又保證了集郵財富的穩(wěn)定性。 

          需要闡述的是集郵財富的非直觀性的、無形的一面。舉個例子,在今年上海拍賣行的'99春季郵品拍賣會上,五十年代的實寄美術(shù)郵資封,以600-1000元拍出;一枚文革時期“白毛女”8分郵資機蓋戳實寄封,一邊撕成狗牙咬過狀,一邊有污痕,以2000元起拍,竟引起白熱化的競爭,最后以數(shù)倍的高價成交。上述舊信封,在不集郵的人看來,如同廢紙,而“郵識”發(fā)現(xiàn)了它們的價值。集郵財富的“天量”,往往并不在郵票面值上(面值是不集郵的人也看得懂的),它一部分在其不同凡響的歷史、學(xué)術(shù)、文物特點,還有一部分珍、罕、變、奇郵品,是多少年來由各國集郵家苦心積慮挖掘出來并約定俗成的。 

          珍郵——它不是普通人的財富。但任何集郵者都可以專注地積累自己的財富,那就是組織自己的郵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多次講過大龍專家陳湘濤的故事,他開始收集大龍郵票,許多是從倫敦郵商不起眼的小紙盒里,花一兩個便士一枚一枚挑來的。后來,他成為擁有千張大龍的國際聞名的專家,當(dāng)然,也給家屬留下了巨大的物質(zhì)財富。“郵識”不完全是花錢可以買到的,而一旦提高了郵識水平,懂得把握集郵的方向,就可以避免花冤枉錢。不過,郵集的創(chuàng)造性價值欲使社會接受,也得有一個過程。太一般化的郵集,公眾是不會承認(rèn)它的附加值的。 

          收藏品的聚散離合有其普遍規(guī)律,俗話說,千里搭涼棚,沒有不散的筵席。集郵家“嗜郵如命”,進(jìn)入“正集”的東西他不會輕易脫手,集郵家享受的是精神財富,而物質(zhì)財富往往是留于后人。附帶還要告訴初集郵者;郵票的“品相”是非常非常脆弱的,一般人家里都沒有一年四季24小時恒溫防潮的環(huán)境,而在這種情況下,相當(dāng)部分的郵票是不可能長期保持“全品相”的。品相問題能教“儲財”瞬息貶值,集郵者必須慎之又慎。

        相關(guān)文章

        哈爾濱百姓網(wǎng)推廣鏈接[一]
        哈爾濱百姓網(wǎng)推廣鏈接[二]
        關(guān)于我們 | 廣告投放 | 用戶幫助 | 用戶注冊 | 留言反饋 | 網(wǎng)站建設(shè)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09 0451bx.cn 哈爾濱百姓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黑ICP備08101926號  我要啦免費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