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鄂倫春族的民俗
發(fā)布:2010-1-14 10:30:40 來源:賓縣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狍皮服飾
由于狩獵的生產(chǎn)特點,鄂倫春族的服飾多取自獸皮,尤以狍皮為最多。
長袍:男子長袍用七八張狍皮縫成,為了便于騎馬,前后襟均有開衩,開衩處和袖口鑲有薄皮,既結(jié)實,又顯美觀。這種長袍,青少年、壯年、老年均可穿用。女子長袍比男袍長,大襟覆蓋腳面,左右開衩,開衩處和衣邊、袖口均繡有美麗的花紋,有古樸純厚之美。
皮褲:是用冬季狍皮制作,兩三張狍皮做一條褲。過去無論男女均有穿套褲的習(xí)慣,做一件套褲需一大張或兩小張狍皮,套褲無褲襠,只有兩條馬蹄形褲腿,用皮繩拴在褲帶上,穿上套褲干活不易把褲子磨壞。
狍皮帽:鄂語“滅塔哈”,是用狍頭皮按狍頭原樣縫制而成,“雙耳挺然,如人生角”,不僅可以防寒,而且是狩獵時的偽裝。
狍皮被:鄂語“烏魯達(dá)”,形如皮口袋,外出狩獵露宿野外,鉆進(jìn)“烏魯達(dá)”,不畏風(fēng)雪。
由于狩獵的生產(chǎn)特點,鄂倫春族的服飾多取自獸皮,尤以狍皮為最多。
長袍:男子長袍用七八張狍皮縫成,為了便于騎馬,前后襟均有開衩,開衩處和袖口鑲有薄皮,既結(jié)實,又顯美觀。這種長袍,青少年、壯年、老年均可穿用。女子長袍比男袍長,大襟覆蓋腳面,左右開衩,開衩處和衣邊、袖口均繡有美麗的花紋,有古樸純厚之美。
皮褲:是用冬季狍皮制作,兩三張狍皮做一條褲。過去無論男女均有穿套褲的習(xí)慣,做一件套褲需一大張或兩小張狍皮,套褲無褲襠,只有兩條馬蹄形褲腿,用皮繩拴在褲帶上,穿上套褲干活不易把褲子磨壞。
狍皮帽:鄂語“滅塔哈”,是用狍頭皮按狍頭原樣縫制而成,“雙耳挺然,如人生角”,不僅可以防寒,而且是狩獵時的偽裝。
狍皮被:鄂語“烏魯達(dá)”,形如皮口袋,外出狩獵露宿野外,鉆進(jìn)“烏魯達(dá)”,不畏風(fēng)雪。
樺皮制品
小興安嶺到處生長著潔白的樺樹。樺樹皮輕便耐用,不怕?lián)舸,不易損壞,又便于攜帶,因此非常適合北方漁獵民族的生產(chǎn)特點和生活習(xí)慣。鄂倫春族利用樺樹皮制成各種生活用具:夏天的仙人柱、舟船以及各種器具,其中樺皮容器尤為鄂倫春人所必需。 這些容器有用于飲食的碗、盆、勺,有用來儲放野菜、野果、肉干和糧食的樺皮簍,有用來汲水的樺皮桶,有用來盛衣服的樺皮箱,有用來裝針線和零散物品的樺皮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