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異圖相連郵票的名稱
隨著我國郵票設計思路的開拓,郵票設計水平的創(chuàng)新及郵票印制技術的提高,采用異圖相連形式的郵票越來越多。但是對這種郵票的稱謂也越來越混亂,有的稱“連票”,使人分不清到底是同圖同色相連票,還是異圖異色相連票;有的稱“連票”是同圖同色相連的票,而“聯(lián)票”是異圖異色相連的票。
人們根據自己的認識,確定各自對異圖異色郵票的稱謂,自然也影響到各種集郵工具書,而通過工具書的傳播,將會影響更多的集郵者。先讓我們選擇三部重要工具書,看它們是怎樣對異圖異色連票稱謂的。
《基礎集郵學數據》第63頁:“連票也叫連印票,指兩枚或兩枚以上圖案、顏色、面值不同的郵票連印在一起,各枚郵票境用齒孔分開或不打齒孔。”
翟寬著《中國集郵辭典》第249頁:“‘田'字形連刷,即異圖方連!
《中國集郵大辭典》第144頁:“異圖方連票又稱‘田'形連印。橫豎枚數相同、圖案不同的連票。如1958年中國發(fā)行的方連票!
上面三部工具書是這樣稱謂的,一、連票也叫連印票;二、連刷;三、異圖連票,又稱連印。雖然這三種稱謂基本沒有什么大毛病,但其中兩個是把連票放在首位的,只是在后面加注也叫連印票或又稱連印票。連票和連印或連刷票是不同的概念,怎么能將他們劃等號呢?這勢必更加劇人們對異圖相連郵票稱謂的混亂。
其實,1994年6月14日全國集郵聯(lián)集郵名詞審定委員會通過公布的《第三批集郵名詞(試行)》中,對連印郵票定名為:“連印根治頑癥(se-tenant)”,定義為:“單枚圖案或顏色不同的連票。”筆者認為這個稱謂不但有別于連票,而且用詞簡潔、恰當、科學。但是這個名詞公布已近十年,似乎有被人遺忘之嫌,引用其名詞的微乎其微。連出版于1996年2月的權威的《中國集郵大辭典》,盡管其凡例最后一條注冊:“八、本書所用資料截止時間一般為1994年底!钡紱]將其名詞收入其中,只是在連票之下置了“異圖方連票”一詞,在附錄中也尋不到它的蹤影,筆者覺得納悶的是,《中國集郵大辭典》為何不收錄全國集郵聯(lián)集郵名詞審定委員會已審定公布試行的名詞?那怕是附錄在后也好啊。 近年來,國家郵政局的在新郵預告中,凡是涉及連印票的,都加注“連印”字樣,使人們很方便地識別異圖異色連票。特別是今年一套接一套的小版張,新郵預告中都注明版式二幾枚連印的數據,使人們從中能讀出此小版張是一版一套還是多版一套的信息,極大地方便了集郵者。
事情至此,對于異圖異色連印票的爭鳴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但是這樣的爭辯仍在進行之中,一些集郵者仍在提出自己對連印票的新理解新稱謂,《浙江集郵》今年第6期刊登的《從“連票”談起》文章,還在那為“聯(lián)票”正名。不知一些人沒有注意到國家郵政局新郵預先中那加注“連印”的小字,還是覺得“連印票”名稱不正確?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國家郵政局已將異圖異色連票稱作“連印票”,這可以視為郵政當局的官方術語,而且與全國集郵聯(lián)名詞審定委員會通過公布試行的名詞相一致,已經很方便集郵者稱呼或識別,本該不再有任何疑義,更不宜再給異圖異色連票另取名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