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制作工藝
發(fā)布:2011-10-30 19:58:44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徽墨制作工藝
徽墨制作配方和工藝非常講究,"廷 之墨,松煙一斤之中,用珍珠三兩,玉屑龍腦各一兩,同時和以生漆搗十萬杵。"因此,"得其墨者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膠敗而墨調(diào)。其堅如玉,其紋如犀"。正因為有獨特的配方和精湛的制作工藝,徽墨素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
徽墨的另一個特點是造型美觀,質(zhì)量上乘。這主要是因為使用墨模的緣故。南唐李庭 造小挺雙脊龍紋墨錠,就是用墨模壓制而成。至宋以后,墨模大量使用。而且墨模繪畫和雕刻都很講究。明、清時期墨模藝術(shù)也達到其巔峰。
明代徽州"四大墨譜"
1、《方氏墨譜》
共6卷,方于魯輯,丁云鵬、吳廷羽、俞仲康繪圖,黃德時、黃德懋等鐫刻,萬歷十七年(1589年)方氏美蔭堂刊本。共收錄方于魯所造名墨圖案和造型385式,分國寶、國華、博古、法寶、洪寶、博物六類。雕刻精美,線條細如毫發(fā),纖麗逼真。
2、《程氏墨苑》
程大約輯,丁云鵬繪圖,黃 、黃應(yīng)泰、黃應(yīng)道鐫刻,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滋蘭堂刊本。共收錄程大約所造名墨圖案520式,有彩色圖版,分玄工、輿地、人官、物華、儒藏、錙黃六類,附"人文爵里"。此譜首創(chuàng)用五色,賦彩印刷,繪刻俱精,是徽派版畫中的代表作。
3、《方瑞生墨海》
共12卷,方瑞生輯,鄭重、魏之璜繪圖,黃伯符鐫刻,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刊本,共收古代墨造型148式,方瑞生造墨圖案234式。
4、《潘氏墨譜》
共2卷,宋李孝美輯,萬歷四十年(1612年)歙縣潘膺祉如韋館刊。此譜主要講制墨工藝過程、插圖8幅,另有李廷 墨圖案造型32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