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別八大山人贗品畫
八大山人死于公元1705年,而清代中期就有人刻意制作八大山人的贗品,當(dāng)前市場上八大山人的假畫更是花樣百出、源源不斷。
有專家指出,近幾年來價值300萬元以上的八大山人書畫,有60%以上是歷代(包括當(dāng)代)制造的假畫,尤其是山水作品,是八大山人贗品的重災(zāi)區(qū)。說八大山人贗品花樣百出是有事實根據(jù)的,以下幾種類型值得大家警惕!吨腥A讀書報》
添款冒充八大山人死后百年還有畫?
一些毫無歷史知識和藝術(shù)鑒別能力的人,見八大山人作品價值上漲,就四處搜尋無款無印的老畫,隨意添上八大山人的款識,鈐上照像制版的偽印(這種塑料偽印,在舊貨市場上20元就能買來)大搖大擺地拿到市場上去,蒙騙那些同樣不懂八大山人作品而又期望一夜致富的收藏者。
有一幅可稱“開門見山”的假畫,作偽者在一幅晚清無名款的畫上填上了“八大山人”的名款?尚Φ氖,作偽者連八大山人的生卒年都沒搞清,居然寫上了乾隆的年號,豈不知“八大山人”在乾隆登基前31年就死了。這種畫蛇添足的偽款可作畫壇一大笑話。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不少不填年款只加名款的偽品,比這幅贗品更具欺騙性。所以特別提醒收藏家們,不要看到有八大山人名款的作品就盲目購買。
加跋偽證名家會弄錯明亡的時間?
俗語說“有名書畫重題跋”,初涉藏海的愛好者自己鑒賞能力不夠,就常常想買一些有名家題跋的作品。假畫制造者抓住了這個機會,往往制造一個大名頭的跋語附加到偽畫上,“扯大旗作虎皮”,用以欺騙投資者。有一幅幾年前一家拍賣公司推出的重要拍品,在畫上加了一段民國期間著名學(xué)者德彝的長跋,這段跋語以學(xué)者身份考證了畫面上八大山人的一個花押款。跋語以半文言寫成,用了一些典故,使人望而生畏不敢懷疑。這位作偽者盡管讀過一點史書,卻只是一知半解,竟然把明朝亡國的3月19日誤為3月9日,跋中的這個破綻是德彝先生不可能出現(xiàn)的,以此暴露了長跋是偽跋。從這個事例看,收藏者想不上當(dāng),必須先豐富自己的歷史文化知識。近幾年出現(xiàn)的偽畫,不少是仗著唬人的題跋騙取信任的,應(yīng)當(dāng)引起充分注意。
學(xué)會鑒別要牢記八大山人年譜
八大山人一生使用的印章有數(shù)十方,晚年常用的“何園”、“黃竹園”、“拾得”等印使用率較高,很多藏家都知道這些印鑒。
作偽者把這些常用的印鈐在偽畫上。但他們沒有深入了解這些印件的啟用年和廢用年,結(jié)果露出了破綻。例如近年出現(xiàn)的一幅摹制水平很高的偽畫,無論從題詩的書法或繪畫的風(fēng)格上,均達到亂真境地。但其落款年代是壬申,即1692年,鈐有“何園”印,而據(jù)大量文獻考證,八大山人使用“何園”印最早是1685年。這幅畫上的壬申年(1682年),八大山人尚未啟用何園的名號。
對這類偽畫的鑒別,必須熟悉八大山人用印規(guī)律。因此,要鑒定八大山人作品的真?zhèn),首先要熟讀八大山人年譜,否則是無法應(yīng)付這些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