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品投資的長期與短期
郵票投資成功的關鍵是在郵市低潮時,逢低批量購入潛力品種,耐心等待高潮的來臨。眼下郵市正處于極度低迷狀態(tài),此時進場,假以時日,贏要遠大于輸?shù)目赡。每逢市道不景氣時,我們都可以聽到懷疑中國郵票投資價值的說法,但這些說法到頭來總是被事實證明是謬論。時機把握固然重要,但品種的選擇更重要,難度也更大。在上次郵潮中,SB2升幅最高,達60倍,而同期的J1僅升值1倍,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至于下一步郵品中誰是潛力品種眾說紛紜,這應當從各個郵品的比價效應和潛在需求諸方面加以考慮,筆者以為小本票和首輪生肖票中的“雞”至“鼠”票值得重視。
有市場就免不了有投機,長期以來炒作伴隨著郵市的起起落落,其存在是一種客觀現(xiàn)實。尤其是當前郵市正處于調整階段,正規(guī)品種暫無熱點,炒作各種發(fā)行量較少的開發(fā)郵品便成為部分市場主力資金的必然選擇,也是當前市場的一大特色。這些資金只注重資金的短期使用效率,并不在意郵品的中長期投資價值,什么好成交就炒什么。暴利時刻伴隨著高風險,“玩的就是心跳”。
分析前期成功炒作過的歐元封等品種,它們通常具備如下特點:“封”是它們的共同身份,福麗特郵市素有炒封的傳統(tǒng);“郵味”并不重要,關鍵是發(fā)行量要少,數(shù)十萬、數(shù)萬乃至數(shù)千,而且無加印的后顧之憂,炒作力度一般與發(fā)行量成反比;題材要新穎、獨特,與其他品種無任何比價效應;防偽性要強,體裁要便于攜帶、成交。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郵市大盤各類正規(guī)品種無熱點板塊與其爭奪資金。
綜合上述條件分析,目前郵市里各種熱門炒作品種中加字郵簡值得關注。世界郵展這一空前的大題材,炒家們平白放過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是不可思議的,各種因素決定了他們只能在郵展后動手。而郵展期間發(fā)行的各種郵品,無論是從數(shù)量、題材還是設計來看,加字郵簡的可操作性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