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郵預訂與新郵炒作
本來郵票就是郵資憑證,國家郵政偏偏要把紀特郵票納入商品,劃歸集郵公司發(fā)行,在每年目標管理上還有個集郵收入的戶頭,這個戶頭太好賺錢了,郵政掌握了中國人好“賭”的特性,在郵票上“賭”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于是乎,才有了在郵市低潮中的炒新一族,十余年的新郵炒作呀?漫漫炒新路,幾多歡喜幾多愁呀!老百姓提了若干年的郵票回歸郵政窗口銷售與使用,國家郵政好象不當回事,至少仍然如故,政策不變。真讓集郵公司喜上眉梢,個人腰包始終鼓鼓的,那管你郵票打折與市場瀟條,又沒逼你進“賭”場,輸了錢活該。
今年郵政體制改革給市場帶來了春風,包括新郵預訂也有改動,有些舊習不改,教訓己忘,仍然踏入了炒新的“賭”局,年初大狗70—80的價,小狗30多的價也敢去“賭”,抱著一夜暴富的幻想,等待半年后量的公布,到頭來仍然一場空,“輸”錢是肯定了,誰讓你不長記性,還以為郵政改制是為了繼續(xù)炒新呀!真是小瞧政府了。有一點必須清醒,郵政改制對市場是長期利好,逐漸消滅郵票打折和抑制炒作新郵是新一屆郵政的方向。預訂郵票是滿足集郵者的,并不是拿給你去“賭”的,老觀念看新問題,不受點挫折不知道什么叫改革。
郵票全面敞開使用問題提了若干年,仍然這樣,下一步政策怎么走,也不清楚,反正有一條應明確,郵票是拿來用的,消耗越大,價值越大,一枚都不用,你有我有大家有,不知還有多大價值。
投資郵票,心態(tài)十分重要,品種的選擇也重要,研究郵票,發(fā)現(xiàn)價值,遠離新郵炒作,投資郵票無非為了增值與賺錢,上萬種郵票,還不夠你去挖掘與投資,干嘛非要去熱衷于新郵,難道只有新郵值錢,以前發(fā)行的郵票是紙,真是怪了。
從整個投資環(huán)境和郵政體制改革的進程看,郵市經(jīng)過近兩年的調(diào)整與反復震蕩,距暴發(fā)大行情的時間越來越近,選擇物美價廉的前期郵票,一沒風險,二價碼低,何樂不為呢?非得去涉足新郵,沒把握的仗最好不打,與公司玩游戲,倒霉的還是自己。
真正愛好集郵的可以預訂新郵,只要正確對待新郵預訂,不把新郵作賭局,等預訂的人群中絕大多數(shù)是收藏者了,新郵預訂才名符其實,集郵文化的弘揚才有希望。作為國家郵政,也應該采納群眾意見,郵票回歸窗口銷售與預訂,難道不是兩全其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