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的種類
發(fā)布:2009-12-22 16:38:13 來源:賓縣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床榻類家具:床榻類家具包括榻、羅床和架子床三種。榻是一種僅有床身,上無任何裝置且較窄的臥具,而在床上后背及左右兩側(cè)安裝低欄的就稱羅漢床,架子床是有柱有頂床的統(tǒng)稱。其形式可進(jìn)一步分為四角立柱、三角設(shè)低欄的“四柱床“;帶門圍的“六柱床“,以及形體龐大,床下有地坪,床前置淺廊,狀似寢室的“拔步床“。
柜架類家具:柜架類家具的用途,主要是陳設(shè)器物和儲(chǔ)藏物品,大體可分為架格、亮格柜、圓角柜、方角柜四種。架格因常用于放書,故又稱書架、書格,一般高1.5至2米,立木為四足,依其面寬安裝多層擱板,格子間有的空隙,有的安圈口、欄桿或透欞。亮格柜實(shí)際是架格和柜子的組合物。圓角柜因其頂部有突出的圓形線腳,故名。它的柜門安木軸,關(guān)門多靠硬擠,也有的安閂桿。方角柜的體形一般是上下同大,四角見方,門的形式同圓角柜,也有硬擠門和安閂桿等。四件柜大小相差懸殊,小者炕上使用,大者高達(dá)三、四米,可與屋梁齊。 凡不宜歸入以上四類的家具,均屬其他類。此類家具的種類繁多,如各種屏風(fēng)、悶戶櫥、箱、提盒、都承盤、鏡臺(tái)、管皮箱、衣架、面盆架、滾凳、甘蔗床及一些微型家具等。
屏風(fēng):是擋風(fēng)和遮蔽視線的家具,還可起到分割空間的作用,分為可折與不可折兩類。有單扇,也有兩扇、三扇以至十二扇等。明代的木制屏風(fēng),有的在屏身裱糊錦制或紙,其上繪畫或書法;有的鑲嵌各種石材,也有的鑲嵌木雕板,顯得雅致靈秀。
座屏:是下承底座、不能折疊的屏風(fēng),其中較小的為放在桌案上的陳設(shè)品,亦叫插屏。屏心往往鑲嵌有各種圖案的瓷板和石材,尤其是石材表面有各種天然紋飾,妙趣橫生。明代的座屏造型,一般為抱鼓墩子,上有站牙,穩(wěn)固而精巧。
衣架:下部為墩式足,兩端立柱,以站牙前后挾持穩(wěn)固墩足與立柱。搭腦兩端出頭,端頭一般以圓雕為飾,中部大多有雕飾精美的花板,如透雕卍字、絳環(huán)板等,圖案雕刻整齊,造型優(yōu)美。
箱:箱的種類很多,有存放衣物的衣箱;有內(nèi)藏多層抽屈的藥箱;有小巧玲瓏的官皮箱。以黃花梨木鑲銅什件的箱子最為講究。
面盆架:有高低兩種類型,高者多為六腿,兩條后腿高出,出上下兩組“米“字形橫棖分別連接。直腿居多,曲腿少見。頂端搭腦出頭,中部一般有花牌為飾。低者有三腿、四腿和六腿等不同式樣,一般無裝飾,有可折疊和不可折疊兩種結(jié)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