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筆
發(fā)布:2009-12-18 10:56:11 來源:賓縣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亦稱“渴筆”。與“濕筆”對稱,中國畫技法名。指筆含較少水份。干筆作畫,興于元代,行于明清,迄今不衰。清代秦祖永說:“作畫最忌濕筆,鋒芒全為墨華淹漬,便不能著力矣!去濕之法,莫如用干,取其易于著力,可以運(yùn)用從心。大癡老人(黃公望)松字訣,惟能用干筆。”又云:“沈(周)、唐《寅)干筆皴擦,鉤勒松秀。”亦可稱“干皴”、“枯筆”、“焦筆”、“渴筆”,《談藝錄》指出:“李營丘(成)惜墨如金,董宗伯(其昌)常有言,作畫不惟惜墨,亦當(dāng)惜水,古人皆以渴筆取妍,今人乃以為云林(倪瓚)一家法,不然也。”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