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河南駐馬店上蔡縣趙永明等幾家農戶,近幾年來都種了麥茬夏大豆,但是苦于大豆的產量一直超不過200斤/畝。7月初老趙通過800熱線咨詢電話向專家詢問,并提出了兩個疑問。一是植株開花結莢后,不能集中鼓粒。二是雖然施了兩次肥,但習慣只施尿素。
專家:1.要按本地大豆產區(qū)的自然條件恰當地選擇大豆品種的生態(tài)類型。大豆的結莢習性可分為無限、有限和亞有限3種。老趙所在的駐馬店,屬于長江流域春夏大豆區(qū),夏作120—150天,本地區(qū)應選擇栽種以有限結莢性的品種為主,也有可能選了無限結莢性品種,那樣就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所以在品種的選擇上要注意,尤其是在土壤肥力較高、雨量充配地區(qū),適宜栽種有限結莢性品種。
2.本案例中的大豆施肥,存在偏施和多施尿素的問題。而大豆對于氮磷鉀營養(yǎng)的需求是全面的。尤其高產高效生產中,植株要為根瘤菌提供相關營養(yǎng)條件如磷、鉀、鈣、鐵和鉬等。同時,足夠的鉀能促進大豆的光合產物向根瘤菌輸送;磷在根瘤固定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促進根系生長和根瘤形成,還能促使根瘤固定的氮向地上部轉移。
因此,土壤供磷不足時,施用磷肥不但能提高大豆產量,還能改進大豆品質。尤其是大豆前期48天的生長,磷的積累多于氮,對磷的需求更迫切;大豆吸鉀的高峰在結莢期。大豆的磷肥以過磷酸鈣為佳,每畝用量在20—40公斤之間。以基肥和種肥方式為宜。
另一方面,大豆植株的氮營養(yǎng)水平不宜過高。在大豆生產中,氮肥的用量一般不超過純氮5公斤/畝為宜,而且氮肥只作基肥施用即可。總之,對于本案例中施肥的調整應該減氮、增磷和因土配鉀。
。ㄖ袊r業(yè)大學教授 曹一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