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水石畫不同
水石的圖案多是由兩種以上的物體組成,山水、人物、日月星辰等,是其主要的展示對象。雖然石面上的物體龐雜繁多,但卻安排得有條不紊,表現(xiàn)出極強的整體感和協(xié)調(diào)性。其圖案如同寫意或是水印,畫面上總留有“渲淡”的痕跡,給人一種既朦朧又神秘的美妙之感。
而山石圖案則不同,它大多顯現(xiàn)的只是一個物體,或人物、或動物、或植物。物體雖然單一,卻被安置得上下得體而又疏密有致,絕無孤零單調(diào)之感。物體的造型也被塑造得異常細致,其細節(jié)部位被刻畫得逼真?zhèn)魃、栩栩如生?/p>
“畫”是水石圖案的最大特點之一。它的“畫”均為平面形式,平面的“剪影”、“水彩”或“油畫”,既簡潔又明快,既有“空間感”又有“透視感”,處處流露出溫馨的情調(diào)。其手法或?qū),或虛,或虛實相間,總使圖案里充滿了善意的詭秘和靈動。簡而言之,它無論是以何種手法來展現(xiàn),皆能傳遞出平和、寧靜的氣氛,好像一灣秋水,雖有波瀾,但浪起不驚。哪怕是動感強烈或面目猙獰的畫面,只要出現(xiàn)在水石上,就給人以風趣高雅之感。
山石的圖案則與此相反,它大都張揚無比、個性突出,這可能與畫面由突出的紋理構(gòu)成有關(guān)。石面上的紋理粗細不等,高低不一,有的薄如膚紋,像薄浮雕;有的稍厚似膚痣,如淺浮雕;還有的整個圖案高高隆起,恢宏之勢呼之欲出,與石面形成強大的落差,又宛如高浮雕。不僅如此,其紋理的形式也有差異,有的用線條排列,宛若刺繡般規(guī)整;有的用點或塊拼湊,像中國畫的“點簇法”。從局部看,它們雜亂無章,但整體觀賞卻渾然一體,仿佛事先有意為之。如果說水石圖案體現(xiàn)的是一種陰柔美的話,那么山石圖案則通過紋理的張力來顯示出一種咄咄逼人的陽剛之氣。
比較起來,山石圖案則“惜色如金”,它僅用一兩種顏色來表現(xiàn)自己。極像一位精明而又老到的色彩高手,不到關(guān)鍵時刻決不出“彩”。然而,盡管只有一點色彩,卻被它運用得恰到好處,其用色的精確細致和描繪的生動逼真,如同畫龍中的“點睛”一般,足以讓石上之物起死回生。
欣賞即享受,領(lǐng)悟即提升。圖案石自從面世的那天起,就在默默地改變著人們的審美眼光、審美心理,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它將會越加展示出它無窮的內(nèi)涵和感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