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墻張索
發(fā)布:2009-12-18 11:17:30 來源:賓縣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中國畫術(shù)語。指壁痕如畫,引人“遷想妙得”。語出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仁宗天圣(1023一1031)間圖畫院祗候陳用之,患其山水畫不及古人,求教于度支員外郎宋迪,迪曰:“此不難耳。汝當張(掛)索(白紙)于敗墻,朝夕觀之,觀之既久,隔索見敗墻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神領(lǐng)意造,恍然有人禽草木飛動,則隨意命筆,自然天就,不類人為,是謂活筆。”用之自此畫格日進。郭熙見楊惠之塑山水壁,亦有所感,令圬者不用泥掌,止以手槍泥于壁,或凹或凸,俱所不問,于則以墨隨其形跡,暈成峰巒林壑,加以樓閣、人物之屬,宛然天成,謂之“影壁”。此法實即“敗墻張素”之余意。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