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書
發(fā)布:2009-12-17 16:54:04 來源:賓縣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亦稱“楷書”、“正楷”、“真書”。字體名。為了端正草書的漫無準(zhǔn)則和減省漢隸的波磔,由隸書發(fā)展演變而成。始于漢末,為魏晉通用至今的一種字體。筆畫平整,形體方正, 故名!缎蜁V》稱:“在漢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法。所謂楷法者,今之正書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于是西漢之末,隸字石刻間染為正書。降及三國鍾繇,乃有《賀克捷表》, 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晉王羲之作《樂毅論》、《黃庭經(jīng)》,一出于世,遂為今昔不貲之寶。”
相關(guān)文章